竹外玻璃十顷宽,水芝高下刻琅玕。
意思:竹外玻璃十顷宽,水芝高低刻琅歼。
出自作者[宋]邓肃的《秋日白莲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竹外玻璃十顷宽,水芝高下刻琅玕》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,通过对竹外溪水和水中植物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高雅情趣的追求。
首句“竹外玻璃十顷宽,水芝高下刻琅玕”中,“竹外”指的是竹林之外,“玻璃”形容水面清澈如玻璃般透明,广阔无垠。“水芝”指的是荷花,“高下刻琅玕”则描绘了荷花丛生的景象,如同刻有琅玕般美丽的纹理。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,勾勒出一幅清新的水乡风光。
“冷香翦翦秋风动,孤艳泠泠晓月寒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,秋风带来了清冷的香气,荷花的孤姿在晓月下显得格外冷艳。这里的“翦翦”和“泠泠”都带有一种清冷的感觉,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氛围。
“康乐气豪犹出社,易之韵俗更谁看”中,诗人用典故赞美了谢灵运的气质豪迈,同时也批评了世俗的情趣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高雅情趣的追求和对庸俗的鄙视。
最后,“笑谈今日亲姑射,太华高吟不数韩”中,“姑射”是山名,也是典故,诗人表示在今日的现实生活中,能够亲临姑射山,感受自然之美,已经是一种难得的享受。而“太华高吟不数韩”则表达了诗人对韩愈诗歌的赞赏之情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竹外溪水和荷花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高雅情趣的追求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谢灵运、韩愈等人的赞赏之情,以及对世俗之人的鄙视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。
相关句子
- 水芝鞱内策。-- 出自《过铜山掘黄精诗》作者:[南北朝]鲍照
- 香破水芝新。-- 出自《太常引·四堤杨柳接松筠》作者:[元]许有壬
- 香破水芝新。-- 出自《太常引·四堤杨柳接松筠》作者:[元]许有壬
- 水芝香远摇红影。-- 出自《青玉案·水芝香远摇红影》作者:[宋]张元干
- 仙家酿熟水芝残。-- 出自《鹧鸪天 中秋夜饮倪文仲家莲花白,醉中赋此》作者:[元]元好问
- 文章高下随时。-- 出自《沁园春·春事阑斑》作者:[宋]吴泳
- 楼台高下玲珑。-- 出自《合欢带》作者:[宋]杜安世
- 高下青峦。-- 出自《浪淘沙·雨过暮天南》作者:[宋]张榘
- 庭花高下飞。-- 出自《阮郎归·东风成阵送春归》作者:[宋]宋媛
- 高下华镫光。-- 出自《同声歌》作者:[汉]张衡
- 高下亭台山水境。-- 出自《蝶恋花·高下亭台山水境》作者:[宋]黄裳
- 风雨骤、冷光高下。-- 出自《五人之墓》作者:[清]陈维崧
-
葡萄酌玻璃。-- 出自《清平乐·水乡清楚》作者:[宋]赵长卿
- 玻璃。-- 出自《木兰花慢 得会稽友人书》作者:[元]张可久
- 玻璃*大。-- 出自《齐天乐 夜宴杨元诚山楼,送陈子敬之三山,》作者:[元]张翥
- 玻璃*大。-- 出自《齐天乐 夜宴杨元诚山楼,送陈子敬之三山,》作者:[元]张翥
- 万顷玻璃色。-- 出自《清平乐 五月十五夜玩月》作者:[宋]刘克庄
- 酌玻璃。-- 出自《六州歌头·桂香深处》作者:[宋]李曾伯
- 共醉玻璃*。-- 出自《点绛唇 寿涿郡房二尊亲》作者:[元]王恽
- 玻璃翦叶。-- 出自《清平乐·玻璃翦叶》作者:[宋]卢炳
- 帘前竹外。-- 出自《千秋岁 感怀》作者:[清]徐灿
- 梅妆竹外。-- 出自《千秋岁·梅妆竹外》作者:[宋]丘崈
- 风生竹外窗。-- 出自《菩萨蛮·簟纹双映冰肌艳》作者:[宋]刘焘
- 竹外山犹影。-- 出自《新治北窗和何从事诗》作者:[南北朝]谢朓
- 疏竹外,粉墙小。-- 出自《瑞鹤仙·残蟾明远照》作者:[宋]葛长庚
- 十顷荷花风雨。-- 出自《如梦令·海雁桥边春苦》作者:[宋]吕本中
- 十顷涵空碧。-- 出自《贺新郎·十顷涵空碧》作者:[宋]卢祖皋
- 十顷玻璃四面风。-- 出自《减字木兰花·西湖睡起》作者:[元]高士谈
- 水底明霞十顷光。-- 出自《鹧鸪天·水底明霞十顷光》作者:[宋]辛弃疾
- 十顷平波溢岸清。-- 出自《鹧鸪天 集句》作者:[元]赵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