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赋得盈盈楼上女》 妆成卷帘坐,愁思懒缝衣。

妆成卷帘坐,愁思懒缝衣。

意思:打扮成卷帘坐,愁思懒缝衣服。

出自作者[唐]孟浩然的《赋得盈盈楼上女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夫婿久离别,青楼空望归》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表达了一位女子对久别夫婿的深深思念。首句“夫婿久离别,青楼空望归”直接点明主题,女子对远在他乡的夫婿的深深思念,使得她只能在青楼空等他的归来。 “妆成卷帘坐,愁思懒缝衣”这两句描绘了女子的形象和她的内心活动。女子妆扮完毕,却只是默默地卷起窗帘,孤独地坐着,愁思萦绕,连衣服都不愿去缝。这进一步表达了她的思念之情,同时也揭示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无奈。 “燕子家家入,杨花处处飞”这两句通过描绘燕子家家户户归来,杨花四处飘飞的景象,进一步渲染了女子的愁思。燕子归来,意味着春天已经到来,而杨花飘飞,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。这些景象都让女子更加思念远方的夫婿,同时也加剧了她的孤独感。 “空床难独守,谁为报金徽”是诗的结尾,也是全诗的高潮。女子在空荡荡的床上难以独自忍受寂寞和孤独,期待着夫婿能够早日归来,告诉她一切安好。然而,无人能够告诉她这个消息,女子的愁思和寂寞之情达到了顶峰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形象和内心活动,表达了女子对夫婿的深深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无奈。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暗示的手法,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,富有感染力。同时,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,情感真挚动人,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夫婿久离别,青楼空望归。
妆成卷帘坐,愁思懒缝衣。
燕子家家入,杨花处处飞。
空床难独守,谁为报金徽。
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
孟浩然(689—740),名浩,字浩然,号孟山人,襄州襄阳(现湖北襄阳)人,世称孟襄阳。因他未曾入仕,又称之为孟山人,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。

孟浩然生当盛唐,早年有志用世,在仕途困顿、痛苦失望后,尚能自重,不媚俗世,修道归隐终身。曾隐居鹿门山。40岁时,游长安,应进士举不第。曾在太学赋诗,名动公卿,一座倾服,为之搁笔。开元二十五年(737)张九龄招致幕府,后隐居。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,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。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,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。

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,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“王孟”,有《孟浩然集》三卷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愁思

    读音:chóu sī

    繁体字:愁思

    短语:忧伤 悲天悯人 忧 犯愁 发愁 愁 忧愁

    英语:melancholy

    意思:
     1.忧虑。
      ▶战国·楚·

  • 卷帘

    读音:juàn lián

    繁体字:卷簾

    意思:(卷帘,卷帘)
    捲起或掀起帘子。
      ▶《乐府诗集•杂曲歌辞•西洲曲》:“卷帘天自高,海水摇空绿。”
      ▶五代·张泌《江城子》词:“睡起卷帘无一事,匀面了,没心情

  • 缝衣

    读音:féng yī

    繁体字:縫衣

    意思:(缝衣,缝衣)

     1.缝掖之衣。一种袖子宽大的衣服,古代儒者所穿。
      ▶宋·王安石《送李宣叔倅漳州》诗:“缝衣比多士,往往在丘壑。”参见“缝掖”。
    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