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衲僧之江西》 只有山相伴,终无事可仍。

只有山相伴,终无事可仍。

意思:只有山相伴,最终没有事情可以仍然。

出自作者[唐]贯休的《送衲僧之江西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,描绘了作者在溪边山下的生活场景,表达了作者对山下的平静生活的喜爱。 首句“索索复索索,无凭却有凭。”描绘了溪边生活的琐碎和忙碌,但这种忙碌却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,因为它是生活的一部分,是无可避免的。这句诗也暗示了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,但它们也是生活的一部分,是构成生活的重要元素。 “过溪遭恶雨,乞食得干菱。”描述了作者在溪边的另一种生活场景,即他通过乞食得到干菱的情景。这不仅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况,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。他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难而放弃,而是选择面对并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。 “只有山相伴,终无事可仍。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山下的生活的满足和喜爱。他与山为伴,过着平静的生活,没有任何烦心的事情。这体现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 最后,“如逢梅岭旦,向道只宁馨。”描绘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希望。如果有一天他能够离开这个地方,去到梅岭,他会说那里的生活就像诗中所描述的那样美好。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,同时也体现了他的乐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溪边山下的生活场景,表达了作者对简单、平静生活的喜爱和向往,同时也体现了他的乐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。这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,让人感到亲切和真实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索索复索索,无凭却有凭。
过溪遭恶雨,乞食得干菱。
只有山相伴,终无事可仍。
如逢梅岭旦,向道只宁馨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贯休(832~912),唐末五代前蜀画僧、诗僧。俗姓姜,字德隐,婺州兰溪(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)人。七岁出家和安寺,日读经书千字,过目不忘。唐天复间入蜀,被前蜀主王建封为“禅月大师”,赐以紫衣。

贯休能诗,诗名高节,宇内咸知。尝有句云:“一瓶一钵垂垂老,万水千山得得来,”时称“得得和尚”。有《禅月集》存世。亦擅绘画,尤其所画罗汉,更是状貌古野,绝俗超群,笔法坚劲,人物粗眉大眼,丰颊高鼻,形象夸张,所谓“梵相”。在中国绘画史上,有着很高的声誉。存世《十六罗汉图》,为其代表作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无事

    读音:wú shì

    繁体字:無事

    意思:(无事,无事)

     1.没有变故。多指没有战事、灾异等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王制》:“天子无事,与诸侯相见,曰朝。”
      ▶郑玄注:“事谓征伐。”
      ▶《史

  • 相伴

    读音:xiāng bàn

    繁体字:相伴

    短语:做伴 作陪

    英语:concomitance

    意思:陪伴;伴随。
      ▶宋·钱愐《钱氏私志》:“上出帘观看,令梁守道相伴,赐

  • 只有

    读音:zhǐ yǒu

    繁体字:衹有

    短语:就 仅 单独 才 止 特 单单 独 不过 光 无非 偏偏 只要 一味 徒 但 独自 只是 单纯 惟独 单 惟 惟有 仅仅 只

    英语:

  • 山相

    读音:shān xiāng

    繁体字:山相

    意思:见“山中宰相”。

    解释:1.见\"山中宰相\"。

    造句:暂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