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竹下残雪》 墙下浓阴对此君,小山尖险玉为群。

墙下浓阴对此君,小山尖险玉为群。

意思:墙下浓阴回答这是你,小山尖险玉为群。

出自作者[唐]罗隐的《竹下残雪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题目是《墙下浓阴对此君,小山尖险玉为群。夜来解冻风虽急,不向寒城减一分。》,以下是我根据诗句内容所作的赏析: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,它以墙下浓阴、小山尖峰、解冻风等自然元素为描绘对象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之情。 首句“墙下浓阴对此君,小山尖险玉为群。”描绘了墙下浓密的树荫下,有一棵树干挺拔的竹子,小山峰高耸入云,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。这两句诗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自然的美景,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。 “夜来解冻风虽急,不向寒城减一分。”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。尽管夜晚解冻的风急速吹过,但竹子和小山并没有因为寒冷而减少一分色彩,它们依然坚韧地屹立在那里,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。这两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、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墙下浓阴、小山尖峰、解冻风等自然元素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之情。诗中的形象生动逼真,语言简练明快,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坚韧。同时,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,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墙下浓阴对此君,小山尖险玉为群。
夜来解冻风虽急,不向寒城减一分。
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
罗隐(833年-909年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诗人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。

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诗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

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,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小山

    读音:xiǎo shān

    繁体字:小山

    意思:文体名。
      ▶汉·王逸《<楚辞•招隐士>解题》:“昔淮南王·安博雅好古,招怀天下俊伟之士,自八公之徒,咸慕其德而归其仁。各竭才智。着作篇章,分造辞赋,以类相从,故或称小山,或称大

  • 山尖

    读音:shān jiān

    繁体字:山尖

    意思:山顶。
      ▶唐·罗隐《蜂》诗:“不论平地与山尖,无限风光尽被占。”
      ▶《天雨花》第一回:“试看那个山尖后,一枝斜露像枪缨。”
      ▶杨朔《雪花飘飘》:“山神庙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