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酬王十八见寄》 秋思太白峰头雪,晴忆仙游洞口云。

秋思太白峰头雪,晴忆仙游洞口云。

意思:秋思太白峰头雪,晴想起仙游洞口说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酬王十八见寄》

全文赏析

从诗题看,此诗似为友人寄诗而作,其实是借寄诗以抒发自己的情怀。全诗融情于景,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归之情。 首句写太白峰头雪,暗寓思家之意。李白曾写有《太白峰》诗:“太白一飞冲天去,无物能与之比肩。举手可近月,前行若无山。高标横蜀汉,峥嵘镇坤维。英明君子人,思归若渴川。清晨登巴陵,周览无不悉。”这里再次点明,既暗喻友人为人高洁,又寄寓了诗人的怀才不遇之感。次句写仙游洞口的云,实指心中的归思。仙游洞在四川峨眉山,相传为仙人游览之处。“晴忆”二字,精当确切,天气晴朗时,诗人想起曾游览过的仙游洞,由此勾起了他的归思。“洞口云”三字,写得悠然自得,飘然欲仙,正是诗人思归心情的写照。 三、四两句,直接抒写诗人自己的感慨。“未报皇恩归未得”,是说自己没有得到皇帝的恩宠,还不能回到故乡。“惭君为寄北山文”,是说惭愧友人给自己寄来了北山的诗文。北山,即北岳恒山,在山西浑源县,这里代指友人的家乡。友人寄诗,本是出于慰藉之意,而诗人却感愧不已,可见诗人的思归之情已到了十分迫切的地步。 全诗没有直接抒写自己的思归之情,而是借景抒情,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意。同时,通过友人寄诗这件事,也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、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秋思太白峰头雪,晴忆仙游洞口云。
未报皇恩归未得,惭君为寄北山文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仙游

    读音:xiān yóu

    繁体字:仙游

    英语:Xianyou

    意思:(仙游,仙游)
    亦作“僊游”。
     
     1.指信奉道教的人远出求仙访道。
      ▶唐·李白《感兴》诗之五:“十

  • 太白

    读音:tài bái

    繁体字:太白

    英语:tai pai

    意思:
     1.星名,即金星。又名启明、长庚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天官书》:“察日行以处位太白。”
      ▶司马贞索隐:“太白晨出

  • 秋思

    读音:qiū sì

    繁体字:秋思

    意思:秋日寂寞凄凉的思绪。
      ▶唐·沈佺期《古歌》:“落叶流风向玉臺,夜寒秋思洞房开。”
      ▶宋·苏辙《次韵徐正权谢示闵子庙记及惠纸》:“西溪秋思日盈牋,幕府拘愁学久骞。”

  • 峰头

    读音:fēng tóu

    繁体字:峰頭

    意思:(峰头,峰头)
    峰顶。
      ▶唐·皮日休《伤史拱山人》诗:“峰头孤冢为云穴,松下灵筵是石林。”
      ▶明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•滇游日记十》:“由峰头西盘,半里,复随峡北

  • 雪晴

    读音:xuě qíng

    繁体字:雪晴

    意思:雪止天晴。
      ▶唐·戴叔伦《转应词》:“山南山北雪晴,千里万里月明。”
      ▶宋·陆游《雪后寻梅偶得绝句》之一:“雪晴萧散曳筇枝,小坞寻梅正及时。”
      ▶元·无名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