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淮岸阻风》 荻浦留三日,江州计几程。

荻浦留三日,江州计几程。

意思:荻浦留三天,江州计几乎程。

出自作者[宋]戴复古的《淮岸阻风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舣棹枫林外,平沙走晚晴》是一首描绘秋日江边景色的诗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行旅心情。下面,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: 1. 景色描绘:首句“舣棹枫林外,平沙走晚晴”便将读者带入了诗人的秋日旅途。诗人停舟在枫林之外,夕阳下的平沙(即沙滩)在晚风中显出一片宁静而美丽的景象。这里,“走”字用得极妙,它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夕阳下沙滩的沙粒在缓缓移动的景象,而且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感,打破了停舟静立的静态美。 2. 情感表达:诗中的“秋深红鹤至,波动白鸥惊”两句,不仅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景象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。红鹤和白鸥都是富有生气的动物,他们的出现无疑给宁静的秋夜增添了几分生动和活力。而“惊”字则表达了白鸥在看到红鹤后产生的惊异和警觉,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兴奋。 3. 行旅心情:接下来的“荻浦留三日,江州计几程”两句,直接表达了诗人的行旅心情。诗人可能即将离开荻浦,前往目的地江州,但具体的行程却还在考虑之中。这种行旅的匆忙和不确定性,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。 4. 夜色之美:“夜来风色好,行不待天明”两句,描绘了夜晚的风光,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。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的喜爱,也反映出他急于赶路的迫切心情。他不想等待天明,而是希望在夜晚就出发,这进一步表现了他的行旅心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江边景色,表达了诗人的行旅心情。诗中的语言生动形象,情感真挚,使人仿佛身临其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舣棹枫林外,平沙走晚晴。
秋深红鹤至,波动白鸥惊。
荻浦留三日,江州计几程。
夜来风色好,行不待天明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戴复古(1167年-1248年后),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。字式之,常居南塘石屏山,故自号石屏、石屏樵隐。天台黄岩(今属浙江台州)人。一生不仕,浪游江湖,后归家隐居,卒年八十余。

曾从陆游学诗,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,兼具江西诗派风格。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,反映人民疾苦,具有现实意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三日

    读音:sān rì

    繁体字:三日

    意思:
     1.三天。
      ▶《易•蛊》:“利涉大川,往有事也,先甲三日,后甲三日。”
     
     2.一个月的第三天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二月三日,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