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八月八夕邀刘学录》 玉露尽驱三伏暑,银蟾堪作中秋。

玉露尽驱三伏暑,银蟾堪作中秋。

意思:玉露驱赶三伏酷暑,银铜可以作中秋。

出自作者[宋]陈宓的《八月八夕邀刘学录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老来岁月去如流》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,对未来的期待,以及对朋友和交朋的关心。 首句“老来岁月去如流,佳节前期约共游”,诗人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,时间流逝得更快,而每当佳节将近,总会期待与朋友们一同游玩。这句诗描绘出一种生活的真实感,既有岁月的沉淀,又有友情的温暖。 “玉露尽驱三伏暑,银蟾堪□作中秋”描绘了秋天的景象,玉露驱散了暑气,中秋的月亮银光皎洁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,以及对中秋的期待。 “交朋得暇频相过”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珍视,朋友是生活中的一道光,他们的陪伴让生活更加丰富。 “身世须忘百不忧”,诗人表达了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忧虑时,应该学会忘却,才能真正享受生活。 “尚有读书心未足,寒光凭为洗双眸”,诗人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,希望在读书中洗净眼中的迷茫和忧虑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,对朋友的珍视,对知识的渴望,以及对未来的期待。整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充满了生活的气息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老来岁月去如流,佳节前期约共游。
玉露尽驱三伏暑,银蟾堪作中秋。
交朋得暇频相过,身世须忘百不忧。
尚有读书心未足,寒光凭为洗双眸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玉露

    读音:yù lù

    繁体字:玉露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秋露。
      ▶南朝·齐·谢朓《泛水曲》:“玉露沾翠叶,金风鸣素枝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秋兴》诗之一:“玉露凋伤枫树林,巫山·巫峡气萧森。”
      ▶《水浒传

  • 伏暑

    读音:fú shǔ

    繁体字:伏暑

    英语:latent summer-heat

    意思:指炎热的夏天。
      ▶清·黄六鸿《福惠全书•邮政•喂养》:“若伏暑之鞍,又宜急卸。”
    ---------

  • 中秋

    读音:zhōng qiū

    繁体字:中秋

    英语:(N) Mid-Autumn Festival

    意思:I
    指农历八月十五日。亦称“中秋节”。
       ▶唐·白居易《效陶潜体》诗之七:“中秋三五

  • 三伏

    读音:sān fú

    繁体字:三伏

    英语:dog days

    意思:
     1.即初伏、中伏、末伏。农历夏至后第三庚日起为初伏,第四庚日起为中伏,立秋后第一庚日起为末伏。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。
     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