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》 经过莫慵懒,相去两三坊。

经过莫慵懒,相去两三坊。

意思:经过没有慵懒,相隔两个三坊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“老更惊年改,闲先觉日长”,通过描绘晴天榆荚变黑、春日柳梢变黄等自然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年岁的感慨和对悠闲生活的享受。 首联“老更惊年改,闲先觉日长”,直接点明主题,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惊愕和对悠闲生活的满足。颔联“晴熏榆荚黑,春染柳梢黄”,通过描绘自然景象,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榆荚、柳梢的变化的观察。颈联“云破山呈色,冰融水放光”,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,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。尾联“低平稳船舫,轻暖好衣裳”,则表达了作者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舒适生活的享受。 在语言上,这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,使得诗句富有诗意和美感。同时,作者也运用了简练的语言,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想。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轻松愉快的,表达了作者对悠闲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。同时,作者也通过诗句传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,提醒读者珍惜时间、享受生活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快乐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美感的佳作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老更惊年改,闲先觉日长。
晴熏榆荚黑,春染柳梢黄。
云破山呈色,冰融水放光。
低平稳船舫,轻暖好衣裳。
白角三升榼,红茵六尺床。
偶游难得伴,独醉不成狂。
我有中心乐,君无外事忙。
经过莫慵懒,相去两三坊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相去

    读音:xiāng qù

    繁体字:相去

    英语:Be away from, be apart.

    意思:相距;相差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食货志上》:“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,乃复一人耳。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

  • 慵懒

    读音:yōng lǎn

    繁体字:慵懶

    英语:sluggish; indolent; lethargic

    意思:(慵懒,慵懒)
    懒惰;懒散。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》诗:“我有

  • 两三

    读音:liǎng sān

    繁体字:兩三

    意思:(两三,两三)
    几个。表示少量。
      ▶《乐府诗集•相和歌辞九•相逢行》:“兄弟两三人,中子为侍郎。”
      ▶唐·皎然《舟行怀阎士和》诗:“相思一日在孤舟,空见归云

  • 经过

    读音:jīng guò

    繁体字:經過

    短语:长河

    英语:process

    意思:(经过,经过)

     1.行程所过;通过。
      ▶《淮南子•时则训》“日月之所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