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灯夕二首呈刘帅》 陌上游人趁筦弦,岂知君相尚筹边。

陌上游人趁筦弦,岂知君相尚筹边。

意思:陌上游人趁管弦,怎么知道你相还筹边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灯夕二首呈刘帅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陌上游人趁筦弦》是一首描绘边疆局势的诗,通过对游人、野老等普通百姓的描绘,展现了当时边疆紧张局势下的社会面貌,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。 首句“陌上游人趁筦弦”描绘了游人在街头巷尾追逐管弦声的情景,管弦之声象征着社会的繁华和热闹,但同时也暗示着边疆的紧张局势在向游人传递。 “岂知君相尚筹边”一句,诗人借用了君相们正在筹划边疆防务的情景,表达了对国家决策者的信任和对时局的乐观态度。然而,诗人也通过这一句暗示了边疆局势的紧张和不确定性。 “细听野老交谈处,犹记兵端未动前”两句,诗人通过描绘野老们的交谈,展现了普通百姓对时局的关注和担忧。他们记得战争爆发前的种种迹象和变化,这暗示着战争可能随时爆发。 “草市收如许早,端门瞻跸定何年”两句,诗人借用了草市已经收市的情景,暗示了边疆的紧张局势已经迫在眉睫。而“端门瞻跸”则表达了对国家政治中心的担忧,暗示着战争可能影响到国家的政治中心。 最后,“书生晚抱忧时志,归画残灰理旧编”两句,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担忧和关注,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信心。诗人希望自己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,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疆局势下的社会面貌,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。诗人通过普通百姓的描绘,展现了战争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忠诚。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考和启示意义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陌上游人趁筦弦,岂知君相尚筹边。
细听野老交谈处,犹记兵端未动前。
草市收如许早,端门瞻跸定何年。
书生晚抱忧时志,归画残灰理旧编。
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君相

    读音:jūn xiāng

    繁体字:君相

    意思:
     1.国君的上傧。
      ▶《周礼•秋官•司仪》:“每门止一相。及庙,唯君相入。”
      ▶郑玄注:“惟君相入,客臣也;相不入矣。”
     
     2.国君与

  • 游人

    读音:yóu rén

    繁体字:游人

    短语:观光者 度假者 观光客 旅行者

    英语:(n) tourist

    意思:(参见游人)

     1.无产业的流浪者。

  • 相尚

    读音:xiāng shàng

    繁体字:相尚

    意思:
     1.互相超过。
      ▶《孟子•公孙丑下》:“今天下地丑德齐,莫能相尚。”
      ▶朱熹集注:“尚,过也。”
     
     2.相互推崇。
      

  • 筹边

    读音:chóu biān

    繁体字:籌邊

    意思:(筹边,筹边)
    筹划边境的事务。
      ▶宋·刘过《八声甘州•送湖北招抚吴猎》词:“共记玉堂对策,欲先明大义,次第筹边。”
      ▶《明史•吴执御传》:“故曰筹边不在增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