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三首》 手狂但可时弄笔,口病未免多微词。

手狂但可时弄笔,口病未免多微词。

意思:手疯狂只能时弄笔,口病不免多微词。

出自作者[宋]苏辙的《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三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诗人的视角,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、智慧过人的将领形象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。 首联“怜君将帅虽有种,多君智慧初无师”,诗人对这位将领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。他以“将帅有种”为前提,强调这位将领的智慧并非来自名师,而是源于自身的天赋和努力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将领的敬仰之情,同时也暗示了其卓越才华的来源并非偶然,而是必然。 颔联“篇章俊发已可骇,丹青妙绝当谁知”,诗人用诗歌和绘画两个领域来赞美这位将领的才华。他称赞这位将领的诗歌作品俊逸奔放,令人惊叹;绘画技艺高超,堪称绝妙。这一联通过具体的事例,进一步展现了这位将领的才华和魅力。 颈联“自言五色苦乱目,况乃旨酒长伤脾”,诗人通过自述的方式,表达了对这位将领的同情和理解。他表示自己知道这位将领因为饮酒过度而伤了脾胃,同时也理解他因为五色所伤而感到困扰。这一联通过情感共鸣,拉近了诗人和读者之间的距离,使读者更加容易产生共鸣。 尾联“世间翻覆岸为谷,猛兽相食虎与罴”,诗人以自然界的变化和猛兽相食的场景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变化。他表示即使是最强大的猛兽也会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,而人生也是如此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。 整首诗以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,展现了这位将领的才华和魅力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乐观态度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读来令人感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怜君将帅虽有种,多君智慧初无师。
篇章俊发已可骇,丹青妙绝当谁知。
自言五色苦乱目,况乃旨酒长伤脾。
手狂但可时弄笔,口病未免多微词。
歌钟一散任池馆,幅巾静坐空书帷。
偶从禅老得真趣,此身不足非财訾。
世间翻覆岸为谷,猛兽相食虎与罴。
逝将得意比春梦,独取妙语传清诗。
眼看宫酿泻酥酪,未与村酒分醇漓。
解鞍骏马空伏枥,寄书黄狗闲生厘。
江山平日偶有得,不自图写浑忘之。
临窗展卷聊自适,盘礴岂复冠裳羁。
欲乘渔艇发吾兴,愿入野寺嗟儿痴
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
苏辙(1039年3月18日—1112年10月25日),字子由,一字同叔,晚号颍滨遗老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北宋文学家、诗人、宰相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

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辙登进士第,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、商州军事推官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留守推官。此后随张方平、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。宋哲宗即位后,获召入朝,历官右司谏、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等职。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,落职知汝州。此后连贬数处。蔡京掌权时,再降朝请大夫,遂以太中大夫致仕,筑室于许州。

政和二年(1112年),苏辙去世,年七十四,追复端明殿学士、宣奉大夫。宋高宗时累赠太师、魏国公,宋孝宗时追谥“文定”。

苏辙与父亲苏洵、兄长苏轼齐名,合称“三苏”。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,以散文著称,擅长政论和史论,苏轼称其散文“汪洋澹泊,有一唱三叹之声,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”。其诗力图追步苏轼,风格淳朴无华,文采少逊。苏辙亦善书,其书法潇洒自如,工整有序。著有《诗传》、《春秋传》、《栾城集》等行于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口病

    读音:kǒu bìng

    繁体字:口病

    意思:谓好用挑剔、指摘的言辞。
      ▶清·冯班《钝吟杂录•家戒下》:“欧公性不好善,要求古人过失,说话带口病。此是大过。”

    解释:1.谓好用挑剔﹑指摘

  • 微词

    读音:wēi cí

    繁体字:微詞

    短语:冷言冷语 怪话 怨言 满腹牢骚 闲话 牢骚

    英语:veiled word

    意思:(微词,微词)
    即微辞。
      ▶

  • 未免

    读音:wèi miǎn

    繁体字:未免

    短语:在所难免

    英语:(adv) truly; rather a bit too

    意思:
     1.不免,免不了。
      ▶《孟子

  • 但可

    读音:dàn kě

    繁体字:但可

    意思:犹言只须。
      ▶《三国志•魏志•钟会传》:“及会白邓艾不轨,文王将西,悌复曰:‘钟会所统,五六倍于邓艾,但可敕会取艾,不足自行。’”金·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六:“红娘曰:‘但可赴约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