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次韵李秬新移牡丹二首二》 送目汉皋行已失,断魂巫峡梦将残。

送目汉皋行已失,断魂巫峡梦将残。

意思:送目汉皋行已失去,断魂巫峡梦将残。

出自作者[宋]晁补之的《次韵李秬新移牡丹二首二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的诗。首先,从整体上看,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,展现了东风、落渚、江干等自然景色,以及美女的玉容和金盏等物象,营造出一种优美而感伤的氛围。 在细节上,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。“笑倚东风几百般”一句,通过“笑倚”这个动词,形象地描绘了人物在东风中的姿态,表现出一种随风而动、悠然自得的心态。“忽疑落渚在江干”一句,则通过“忽疑”这个词语,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陶醉和迷离。 同时,诗人在诗中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怀念。“玉容可得朝朝好,金盏须教一一干”一句,通过对玉容和金盏的描绘,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挽留。 在诗的后半部分,诗人通过“送目汉皋行已失,断魂巫峡梦将残”一句,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思念,同时也展现出一种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。 最后,“七闽溪畔防偷本,四照亭边更着栏”一句,则通过对景物的描绘,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。 综上所述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,展现了自然景色和人物姿态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怀念,同时也展现出一种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笑倚东风几百般,忽疑落渚在江干。
玉容可得朝朝好,金盏须教一一干。
送目汉皋行已失,断魂巫峡梦将残。
七闽溪畔防偷本,四照亭边更着栏。
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汉皋

    读音:hàn gāo

    繁体字:漢皋

    意思:(汉皋,汉皋)

     1.山名。在湖北·襄阳西北。相传周·郑交甫于汉皋台下遇二女,二女解佩相赠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张衡<南都赋>》:“耕父扬光于清泠之渊,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

  • 巫峡

    读音:wū xiá

    繁体字:巫峽

    英语:Wuxia Gorge,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Three Gorges

    意思:(巫峡,巫峡)

     1.长江三峡之一。一称

  • 断魂

    读音:duàn hún

    繁体字:斷魂

    英语:be overwhelmed with sorrow

    意思:(断魂,断魂)

     1.销魂神往。形容一往情深或哀伤。
      ▶唐·宋之问《江

  • 送目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投以目光,注视。 南朝 齐 王融 《和南海王殿下咏秋胡妻诗》之五:“送目乱前华,驰心迷旧婉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拜中书郎表》:“未有伎惭美舆,蒙送目之赏。” 胡之骥 注:“《説苑》曰: 晋平公 为驰逐之车,立於殿下,羣臣得观焉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回:“﹝ 关羽 ﹞提刀拍马便出,要斩 曹操 , 玄德 见了,慌忙摇手送目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