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八月十五日夜玩月》 中秋朗月静天河,乌鹊南飞客恨多。

中秋朗月静天河,乌鹊南飞客恨多。

意思:中秋朗月静天河,乌鸦向南飞客恨多。

出自作者[唐]刘沧的《八月十五日夜玩月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中秋朗月静天河,乌鹊南飞客恨多》是一首描绘中秋之夜美景的诗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。 首联“中秋朗月静天河,乌鹊南飞客恨多”,诗人以中秋夜的明月朗照、天河寂静、乌鹊南飞等景象,描绘出中秋夜的宁静与孤寂。这一联为全诗定下了基调,奠定了情感基图,既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,又流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愁。 颔联“寒色满窗明枕簟,清光凝露拂烟萝”,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中秋夜的景象,寒意满窗,明枕簟上凝结着露水,清光如露轻轻拂过烟萝。这里不仅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,也有对生活物件的描绘,进一步烘托出中秋夜的清冷与寂静。 颈联“桂枝斜汉流灵魄,蘋叶微风动细波”,诗人笔锋一转,由静入动,描绘了桂枝上的月光如同流灵魄,微风拂过蘋叶,带动了细波。这一联以动衬静,更显中秋夜的宁静。 尾联“此夜空亭闻木落,蒹葭霜碛雁初过”,诗人以“此夜空亭闻木落”结尾,点出这是中秋之夜,空亭中只听得见树木落叶的声音。而“蒹葭霜碛雁初过”则描绘了茫茫沙碛中,大雁初飞的美景。这一联既描绘了空亭的孤寂,也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,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中秋夜的美景为背景,通过描绘静谧的夜晚、清冷的物件、流淌的月光和微动的蘋叶等细节,烘托出一种孤寂与思乡的情感。同时,诗人也通过“空亭”和“雁初过”等描绘,表达了自己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中秋朗月静天河,乌鹊南飞客恨多。
寒色满窗明枕簟,清光凝露拂烟萝。
桂枝斜汉流灵魄,蘋叶微风动细波。
此夜空亭闻木落,蒹葭霜碛雁初过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天河

    读音:tiān hé

    繁体字:天河

    英语:Milky Way

    意思:
     1.即银河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大雅•云汉》“倬彼云汉”汉·郑玄笺:“云汉,谓天河也。”
      ▶北周·庾信《镜赋》

  • 中秋

    读音:zhōng qiū

    繁体字:中秋

    英语:(N) Mid-Autumn Festival

    意思:I
    指农历八月十五日。亦称“中秋节”。
       ▶唐·白居易《效陶潜体》诗之七:“中秋三五

  • 朗月

    读音:lǎng yuè

    繁体字:朗月

    意思:明月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曹丕《与朝歌令吴质书》:“白日既匿,继以朗月。”
      ▶《晋书•陆机陆云传论》:“高词迥映,如朗月之悬光;叠意迴舒,若重巖之积秀。”
      ▶唐

  • 飞客

    读音:fēi kè

    繁体字:飛客

    意思:(飞客,飞客)

     1.飞行客。比喻箭。
      ▶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•勾践阴谋外传》:“弓为将军,主重负也。絃为军师,御战士也。矢为飞客,主教使也。”
    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