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问鹤》 乌鸢争食雀争窠,独立池边风雪多。

乌鸢争食雀争窠,独立池边风雪多。

意思:老鹰争吃麻雀争夺案,独自站在池边风雪多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问鹤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池塘边的风景图,乌鸢和雀在争夺食物和巢穴,而一只鹤独立在风雪中,一动不动。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,表现了鹤的高洁与孤傲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的感慨和对高洁品格的向往。 首句“乌鸢争食雀争窠,独立池边风雪多。”通过描绘乌鸢和雀争夺食物和巢穴的场景,反衬出鹤的孤傲独立。鹤在风雪中独立,不与其他鸟类争抢,显得高贵而神圣。这里也暗示了世态炎凉,人们为争夺名利而争斗,而高洁之士则独立于世外。 次句“尽日蹋冰翘一足,不鸣不动意如何。”进一步描绘了鹤的形态和神态。鹤在冰上站立,一只脚翘起,一动不动,静默无声。这里通过鹤的姿态和神态,表现了鹤的内心世界,也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。 整首诗通过对鹤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世态的感慨。诗人通过鹤的形象,暗示了人生的真谛,即不为名利所动,保持高尚的品格和节操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乌鸢争食雀争窠,独立池边风雪多。
尽日蹋冰翘一足,不鸣不动意如何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乌鸢

    读音:wū yuān

    繁体字:烏鳶

    意思:(乌鸢,乌鸢)
    乌鸦和老鹰。均为贪食之鸟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列御寇》:“庄子将死,弟子欲厚葬之……曰:‘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。’”前蜀·韦庄《闻官军继至未睹凯旋》诗:“阵前鼙鼓晴应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