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宋宣献公夫人毕氏哀词二首》 国赋虽千乘,身期未百年。

国赋虽千乘,身期未百年。

意思:国家赋税虽然千乘,身一日百年。

出自作者[宋]蔡襄的《宋宣献公夫人毕氏哀词二首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宋宣献公夫人毕氏哀词二首》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哀诗,以悼念已故的宋宣献公夫人毕氏。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蔡襄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。 首先,蔡襄本人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和政治家。他曾任宰相,后因政治斗争被贬谪至岭南地区。在岭南期间,蔡襄深感孤独和无助,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。因此,他在创作这首哀诗时,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了对毕氏夫人的缅怀之中。 其次,毕氏夫人是北宋名将毕昇之女,她嫁给了宋宣献公,成为他的妻子。然而,毕氏夫人在婚后不久便因病去世,年仅二十岁。她的早逝给丈夫和家人带来了极大的悲痛。蔡襄作为宋宣献公的朋友和同僚,也深受其影响,因此在创作这首哀诗时,他将毕氏夫人的形象塑造得非常美丽、高贵和令人怀念。 最后,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。在宋代,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,被广泛用于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。而哀悼逝者则是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。《宋宣献公夫人毕氏哀词二首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,它既表达了蔡襄对毕氏夫人的深切怀念之情,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命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思考和感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国赋虽千乘,身期未百年。
箴图遗旧机。
箫吹向新阡。
行哭追前日,超生定几天。
寂寥原上树,薄晚起寒烟。
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
蔡襄(1012年3月7日—1067年9月27日),字君谟,汉族,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(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)人。北宋著名书法家、政治家、茶学家。

天圣八年(1030年),蔡襄登进士第,先后任馆阁校勘、知谏院、直史馆、知制诰、龙图阁直学士、枢密院直学士、翰林学士、三司使、端明殿学士等职,出任福建路转运使,知泉州、福州、开封和杭州府事。治平四年(1067年),蔡襄逝世。累赠少师,谥号“忠惠”。

蔡襄为官正直,所到之处皆有政绩。就任泉州知府时,主持建造万安桥(洛阳桥);就任福州知府时,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;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(省长)时,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;在园林艺术上,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“小龙团”。所著《茶录》总结了古代制茶、品茶的经验,而《荔枝谱》则被称赞为“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”。蔡襄工于书法,诗文清妙,其书法浑厚端庄,淳淡婉美,自成一体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有《蔡忠惠公全集》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百年

    读音:bǎi nián

    繁体字:百年

    短语:一生 一世 终身 终生 辈子 一辈子 生平 平生

    英语:lifetime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人寿百岁。
     

  • 国赋

    读音:guó fù

    繁体字:國賦

    意思:(国赋,国赋)
    国家规定的赋税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奢者,赵之田部吏也……平原君以为贤,言之于王。王用之治国赋,国赋大平,民富而府库实。”
      ▶清·刘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