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木兰花慢·尽晴春自老》 莫以纶巾羽扇,便忘绿浦沧洲。

莫以纶巾羽扇,便忘绿浦沧洲。

意思:不要用头戴纶巾羽扇,就忘记绿色浦沧洲。

出自作者[宋]吴则礼的《木兰花慢·尽晴春自老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尽晴春自老,乍翠巘、出清流》是一首描绘边疆春景和战士生活的优美诗篇。它以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晴朗的春天、翠绿的山峰、清澈的流水、边疆的士兵以及他们的生活场景。 首先,诗的开头“尽晴春自老,乍翠巘、出清流”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即将逝去,而翠绿的山峰在清澈的流水之中崭新出现。这种景象既表达了时间的流转,也展现了边疆生活的变化和战士们坚韧不拔的精神。 接下来,“望杳杳飞旌,翩翩戍骑,初过边头”描绘了士兵们带着旗帜和马队经过边疆的情景,表现出边疆生活的紧张和严肃。 “幽花尚猗短岸,渐鸣禽、唤友绕行輈”描绘了边疆的幽静花朵在河岸边绽放,鸟儿在士兵身边欢快地鸣叫和呼唤同伴。这些细节描绘出边疆生活的宁静和和谐。 “端有雕戈锦领,竟驰騕袅骅骝”进一步描绘了士兵们的形象,他们手持精美的武器,骑着骏马驰骋在边疆。这些细节表现出士兵们的英勇和忠诚。 “凝眸。雁入长天,羌管罢、陇云愁”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色,大雁飞入广阔的天空,而陇地的云朵也显得愁绪满怀。这表现出边疆生活的艰辛和战士们的忧虑。 “玉觞正风味好,对幽香、堕蕊且消忧”这里描绘了士兵们在酒宴中享受美好的生活,面对落花也能消解忧愁。这种生活虽然艰苦,但也充满了希望和欢乐。 最后,“莫以纶巾羽扇,便忘绿浦沧洲”表达了诗人对战士们的期望,他们不要只依靠轻便的帽子和扇子来忘记边疆的生活,而应该积极面对,寻找属于自己的归宿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,展现了边疆战士们的英勇形象和生活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赞美和期望。同时,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时间流转和人生苦短的感慨,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尽晴春自老,乍翠巘、出清流。
望杳杳飞旌,翩翩戍骑,初过边头。
幽花尚猗短岸,渐鸣禽、唤友绕行輈。
端有雕戈锦领,竟驰騕袅骅骝。
凝眸。
雁入长天,羌管罢、陇云愁。
共解鞍临水,雷惊电散,雪溅霜浮。
玉觞正风味好,对幽香、堕蕊且消忧。
莫以纶巾羽扇,便忘绿浦沧洲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纶巾羽扇

    引用解释

    头戴纶巾,手持羽扇。多用以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。 唐 吕岩 《雨中花》词:“ 岳阳楼 上,纶巾羽扇,谁识天人。” 宋 周邦彦 《隔浦莲》词:“纶巾羽扇,困卧北窗清晓。” 宋 张孝祥 《水调歌头·为总得居士寿》词:“纶巾羽扇容与,争看列仙儒。” 清 顾炎武 《复周制府书》:“雅歌投壶, 祭潁阳 之取人皆用经术;纶巾羽扇, 诸葛公

  • 纶巾

    读音:guān jīn

    繁体字:綸巾

    英语:synthetic fiber towel

    意思:(纶巾,纶巾)
    冠名。古代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。一说配有青色丝带的头巾。相传三国·蜀·诸葛亮在军中服用,

  • 羽扇

    读音:yǔ shàn

    繁体字:羽扇

    英语:lup

    意思:
     1.用长羽毛制成的扇子。
      ▶晋·陆机《羽扇赋》:“昔楚襄王会于章臺之上……大夫宋玉、唐勒侍,皆操白鹤之羽以为扇。”

  • 沧洲

    读音:cāng zhōu

    繁体字:滄洲

    意思:(沧洲,沧洲)
    滨水的地方。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阮籍《为郑沖劝晋王笺》:“然后临沧洲而谢支伯,登箕山以揖许由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齐·谢朓《之宣城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