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江南曲》 高系红裙袖双卷,不惜浮萍沾皓腕。

高系红裙袖双卷,不惜浮萍沾皓腕。

意思:高系红裙袖双卷,不珍惜浮萍沾洁白的手腕。

出自作者[宋]张耒的《江南曲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江南采莲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采莲女在湖中采莲的场景,表达了她们的情感和心境。 首先,诗中描绘了平湖碧绿的景象,烟波浩渺,芰荷飘香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。接着,诗人通过描绘采莲女们的红粉新颜和欢声笑语,展现了她们青春活力和纯真情感。采莲女们高系红裙,卷起双袖,不惧浮萍沾染皓腕,争先恐后地采莲,表现出她们的勤劳和热情。 诗中还描绘了吴儿荡桨的场景,他们手指荷花,向采莲女们暗示深意。这进一步展现了采莲女们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应对。接着,诗人通过描述采莲女们与郎君之间的互动,展现了她们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。郎君指莲房,采莲女们折丝相赠,表达了她们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。 最后,诗人通过月上潮平、舟轻楫短的景象,描绘了归航的场景,表达了采莲女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。断肠脉脉、寄情流水等词句,展现了她们内心的哀愁和相思之苦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优美,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韵味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采莲女们勤劳、纯真、机智、爱情追求和相思之苦等多重情感,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平湖碧玉烟波阔,芰荷风起秋香发。
采莲女儿红粉新,舟中笑语隔烟闻。
高系红裙袖双卷,不惜浮萍沾皓腕。
争先采得隐船篷,多少相欺互相问。
吴儿荡桨来何事,手指荷花示深意。
郎指莲房妾折丝,莲不到头丝不止。
月上潮平四散归,舟轻楫短去如飞。
断肠脉脉两无语,寄情流水传相思。
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
张耒(1054~1114年),字文潜,号柯山,人称宛丘先生、张右史。生于北宋至和元年(1054年),殁于政和四年(1114年),享年六十一岁。

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,历任临淮主簿、著作郎、史馆检讨。哲宗绍圣初,以直龙阁知润州。宋徽宗初,召为太常少卿。苏门四学士之一。“苏门四学士”(秦观、黄庭坚、张耒、晁补之)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。诗学白居易、张籍,平易舒坦,不尚雕琢,但常失之粗疏草率;其词流传很少,语言香浓婉约,风格与柳永、秦观相近。代表作有《少年游》、《风流子》等。《少年游》写闺情离思,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,让人羡煞爱煞,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“浓得化不开”。著有《柯山集》、《宛邱集》。词有《柯山诗余》,赵万里辑本。后被指为元佑党人,数遭贬谪,晚居陈州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浮萍

    读音:fú píng

    繁体字:浮萍

    短语:水萍

    英语:duckweed

    意思:
     1.浮生在水面上的一种草本植物。叶扁平,呈椭圆形或倒卵形,表面绿色,背面紫红色,叶下生鬚

  • 不惜

    读音:bù xī

    繁体字:不惜

    英语:not stint

    意思:不顾惜;不吝惜。
      ▶《古诗十九首•西北有高楼》:“不惜歌者苦,但伤知音稀。”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朝廷无至

  • 红裙

    读音:hóng qún

    繁体字:紅裙

    意思:(红裙,红裙)

     1.红色裙子。
      ▶南朝·陈后主《日出东南隅行》:“红裙结未解,绿绮自难徽。”
      ▶唐·万楚《五日观妓》诗:“眉黛夺将萱草色,红裙妒杀

  • 皓腕

    引用解释

    洁白的手腕。多用于女子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洛神赋》:“攘皓腕於神滸兮,採湍瀨之玄芝。” 前蜀 韦庄 《菩萨蛮》词:“壚边人似月,皓腕凝双雪。” 明 孙柚 《琴心记·当炉市中》:“壚边人似月圆时,皓腕空凝双雪姿。” 清 汤春生 《夏闺晚景琐说》:“翘解冰綃,衵衣全露,皓腕滑腻如脂。”

    读音:hào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