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晚秋夜》 花开残菊傍疏篱,叶下衰桐落寒井。

花开残菊傍疏篱,叶下衰桐落寒井。

意思:花开残暴菊旁疏篱,叶下衰桐落寒井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晚秋夜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寂静和凄凉,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孤独和忧愁。 首句“碧空溶溶月华静”,诗人以明亮的月光映衬出自己的孤独和寂寥。溶溶的月光洒满大地,却无法照亮诗人的内心世界。 “月里愁人吊孤影”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和忧愁,他独自在月下徘徊,影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独。 “花开残菊傍疏篱,叶下衰桐落寒井”这两句描绘了秋夜中的景象,菊花凋残,梧桐叶落,井水寒冷,这些景象都充满了秋天的萧瑟和凄凉。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凉。 “塞鸿飞急觉秋尽,邻鸡鸣迟知夜永”这两句则描绘了秋天的时序变化,鸿雁急速飞向南方,预示着秋天的结束;邻鸡鸣声迟缓,暗示着夜的漫长。这些景象进一步强调了秋夜的寂静和漫长。 最后,“凝情不语空所思,风吹白露衣裳冷”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,他静静地思考着,却没有说话,只有风吹露水,使他感到寒冷。这句诗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,同时也加深了孤独和寂寥的感觉。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象,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忧愁,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语言优美,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碧空溶溶月华静,月里愁人吊孤影。
花开残菊傍疏篱,叶下衰桐落寒井。
塞鸿飞急觉秋尽,邻鸡鸣迟知夜永。
凝情不语空所思,风吹白露衣裳冷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残菊

    读音:cán jú

    繁体字:殘菊

    意思:(残菊,残菊)
    衰败的菊花。
      ▶唐太宗《山阁晚秋》诗:“疏兰尚染烟,残菊犹承露。”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晚秋夜》诗:“花开残菊傍疏篱,叶下衰桐落寒井。”
      ▶

  • 寒井

    读音:hán jǐng

    繁体字:寒井

    意思:井下寒凉,故称寒井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简文帝《谢敕赉貂坐褥席启》:“阴炭既重,寒井犹冰。特降殊私,温华曲被。”
      ▶唐·卢纶《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》诗:“露色凝古坛,泉声落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