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次韵和冲卿中秋胧月》 岂无锦幄翠帘垂,匝树胆灯正赫曦。

岂无锦幄翠帘垂,匝树胆灯正赫曦。

意思:难道没有锦帐翡翠帘垂,重树胆灯正赫曦。

出自作者[宋]司马光的《次韵和冲卿中秋胧月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色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孤独感。首联“岂无锦幄翠帘垂,匝树胆灯正赫曦。”描绘了周围的景色,有华丽的帐篷和翠绿的帘子低垂,周围的树木被灯火照亮,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。颔联“共惜月华方满夜,更当秋色中分时。”表达了作者对于月圆之夜和秋色的感慨,让人们更加珍惜这个美好的时刻。颈联“乌皮几稳风侵鬓,白玉楼高冷透肌。”则描述了作者自身的感受,坐在乌皮几上,感受着风的侵袭和白玉楼的高冷,透露出一种孤独感。尾联“千里浮云何处断,北来试问雁应知。”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色的赞美,也展现了作者对于远方家乡的思念。整首诗意境深远,用词精练,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受和思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岂无锦幄翠帘垂,匝树胆灯正赫曦。
共惜月华方满夜,更当秋色中分时。
乌皮几稳风侵鬓,白玉楼高冷透肌。
千里浮云何处断,北来试问雁应知。
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10月11日),字君实,号迂叟。汉族。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

宋仁宗宝元元年(1038年),司马光登进士第,累进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离开朝廷十五年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;做事用功刻苦、勤奋。以“日力不足,继之以夜”自诩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

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赫曦

    读音:hè xī

    繁体字:赫曦

    意思:亦作“赫羲”。亦作“赫爔”。
     
     1.炎暑炽盛貌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曹植《诰咎文》:“炎旱赫羲,飙风扇发。”
      ▶《文选•潘岳<在怀县作>诗之一》:“初伏启新节

  • 锦幄

    读音:jǐn wò

    繁体字:錦幄

    意思:(锦幄,锦幄)

     1.锦制的帷幄。亦泛指华美的帐幕。
      ▶唐·温庭筠《题翠微寺二十二韵》:“岚溼金铺外,溪鸣锦幄傍。”
      ▶宋·周邦彦《少年游•感旧》词:“

  • 翠帘

    读音:cuì lián

    繁体字:翠簾

    意思:(翠帘,翠帘)
    绿色的帘幕。
      ▶唐·温庭筠《定西番》词:“罗幕翠帘初捲,镜中花一枝,肠断塞门,消息鴈来稀。”
      ▶前蜀·韦庄《谒金门》词:“楼外翠帘高轴,倚遍阑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