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辛卯满散天基节即事六首》 孤臣毫发皆君赐,独坐风廊不觉寒。

孤臣毫发皆君赐,独坐风廊不觉寒。

意思:我丝毫都君赐,独自坐在风廊不觉寒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辛卯满散天基节即事六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诗,通过对老作黄冠返旧山,尚支驿料破衙官的描述,表达了孤臣毫发皆君赐,独坐风廊不觉寒的感慨。 首句“老作黄冠返旧山”,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年老时被赐予黄冠,得以返回旧山,这是君主的恩赐。黄冠是道士的象征,诗人在此暗示自己已经辞官归隐,成为了一名道士。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旧山故土的深深眷恋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君主恩赐的感激之情。 第二句“尚支驿料破衙官”,诗人表示自己仍然需要支付驿站的费用,这表明他虽然已经辞官,但仍需承担一定的经济负担。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虽然已经离开了官场,但仍然关心着国家和社会,愿意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。 第三句“孤臣毫发皆君赐”,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被赐予黄冠的“孤臣”,所有的东西都是君主赐予的,这体现了诗人对君主恩赐的极度感激和敬畏之情。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高度敬意和忠诚之心。 最后一句“独坐风廊不觉寒”,诗人独自坐在廊道上,感受着寒风的吹拂,但他并不觉得寒冷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君主恩赐的感激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、不畏艰难的精神品质。 整首诗通过描述诗人老作黄冠返旧山、尚支驿料破衙官的经历,表达了孤臣毫发皆君赐,独坐风廊不觉寒的感慨。诗人通过对自己的描述,展现了其淡泊名利、不畏艰难的精神品质和对君主的高度敬意和忠诚之心。这首诗语言质朴、情感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老作黄冠返旧山,尚支驿料破衙官。
孤臣毫发皆君赐,独坐风廊不觉寒。
作者介绍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毫发

    读音:háo fà

    繁体字:毫發

    短语:一丝一毫

    英语:a hair

    近义词: 分毫、丝毫、毫厘、秋毫

    详细释义:毫毛及头发

  • 不觉

    读音:bù jué

    繁体字:不覺

    英语:unconsciously

    意思:(不觉,不觉)

     1.沉睡不醒。
      ▶《战国策•魏策二》:“齐桓公夜半不嗛,易牙乃煎熬燔炙,和调五味而

  • 孤臣

    读音:gū chén

    繁体字:孤臣

    意思:
     1.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江淹《恨赋》:“或有孤臣危涕,孽子坠心,迁客海上,流戍陇阴。”
      ▶唐·柳宗元《入黄溪闻猿》诗:“孤臣泪已尽,虚作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