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·燕昭王》 南登碣石坂,遥望黄金台。

南登碣石坂,遥望黄金台。

意思:南登上碣石山山坡,望向远处的黄金台。

出自作者[唐]陈子昂的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·燕昭王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南登碣石坂,遥望黄金台。丘陵尽乔木,昭王安在哉。霸图怅已矣,驱马复归来》是一首描绘诗人登山远望,感慨历史变迁的诗。 首句“南登碣石坂,遥望黄金台”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,碣石坂是山名,黄金台是传说中燕昭王在易水边筑台,置千金于上,以延揽人才。诗人通过“遥望”和“黄金台”这样的意象,表达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英雄主义的向往。 “丘陵尽乔木,昭王安在哉”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。曾经的丘陵、繁华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,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乔木。而曾经的英雄燕昭王又在哪里呢?这句诗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无情,同时也揭示了英雄主义和霸业的不稳定性。 “霸图怅已矣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霸业已经消逝的感慨,这是一种对历史的无奈和哀叹。而“驱马复归来”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,即使前路艰难,也要继续前行,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山远望,感慨历史变迁的情景,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向往,对历史的无奈和哀叹,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语言简练,富有哲理,是一首优秀的古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南登碣石坂,遥望黄金台。
丘陵尽乔木,昭王安在哉。
霸图怅已矣,驱马复归来。
作者介绍 陈子昂简介
陈子昂(公元659~公元700),字伯玉,梓州射洪(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)人,唐代诗人,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。因曾任右拾遗,后世称陈拾遗。

青少年时轻财好施,慷慨任侠,24岁举进士,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,授麟台正字。后升右拾遗,直言敢谏,曾因“逆党”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。在26岁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,对边防颇有些远见。38岁(圣历元年698)时,因父老解官回乡,不久父死。陈子昂居丧期间,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,加以迫害,冤死狱中。其存诗共100多首,其诗风骨峥嵘,寓意深远,苍劲有力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《感遇》38首,《蓟丘览古》7首和《登幽州台歌》、《登泽州城北楼宴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碣石

    读音:jié shí

    繁体字:碣石

    意思:
     1.山名。在河北省·昌黎县北。
      ▶碣石山余脉的柱状石亦称碣石,该石自汉末起已逐渐沉没海中。
      ▶《书•禹贡》:“导岍及岐……太行、恒山,至于碣石,入于海。”<

  • 遥望

    读音:yáo wàng

    繁体字:遙望

    短语:瞻望

    英语:to look into the distance

    意思:(遥望,遥望)
    往远处看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招魂》

  • 黄金

    读音:huáng jīn

    繁体字:黃金

    短语:

    英语:gold

    意思:(黄金,黄金)

     1.指铜。
      ▶《书•舜典》“金作赎刑”孔传:“金,黄金。”

  • 金台

    读音:jīn tái

    繁体字:金檯

    英语:Jintai

    解释:1.金砌的台﹔华美的台。 2.神话传说中神仙居处。 3.黄金台的省称。比喻延揽士人之处。 4.指古燕都北京。

    <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