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临不学孟参军,帽坠山风破一舟。
意思:登临不学孟参,帽坠山风破一船。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九日次寿州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主题是怀旧和当前的孤独感。诗中描绘了过去的欢乐时光,与现在的孤独和自我反思形成对比。
首句“昔人把菊望青榼,今我持酒无黄花。” 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饮酒方式,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生活的无奈。这里的“菊”和“酒”都是诗人表达情感的重要象征,菊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对美好时光的象征,而酒则常常被用作表达孤独和失落的情感。
“自催屋里红鳞脍,不弹墙头白项鸦。”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自我安慰和自我满足的生活态度。诗人通过烹饪鲜美的鱼肉来打发时间,而不是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,如弹奏墙头的白项鸦。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物质生活的满足感,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。
“寿春城高枕淮水,绿蒲疏疏暮帆起。”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——寿春城,高枕淮水,环境优美宁静。然而,这并没有让诗人感到满足,反而让他想起了过去的欢乐时光。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失落感。
“登临不学孟参军,帽坠山风破一舟。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自我反思。诗人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像孟浩然那样潇洒地登临远眺,因为他的帽子在山风中吹落,导致他只能乘船离开。这里诗人通过自我反思,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生活的无奈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、欢乐与孤独、物质与精神等元素,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反思。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非常丰富,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