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廖倚归衡山》 猿休啼月月色好,还来旧山伴狙翁。

猿休啼月月色好,还来旧山伴狙翁。

意思:猿啼月月光好休息,返回来旧山伴猴翁。
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送廖倚归衡山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雌猿夜啼别湘东,晓寻故人背孤桐》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美妙诗篇。它通过描绘猿啼、孤桐、琴声等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、音乐、知音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。 首先,诗中通过雌猿夜啼和晓寻故人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孤独的感慨。猿啼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,而孤桐则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无助。这些意象的描绘,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挣扎。 其次,诗中通过对琴声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知音的渴望。琴声有如孤桐的弹响,虽然弦断曲在,但仍然能够传达出深邃的情感和思想。这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执着和对知音的期待。 此外,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才华和品德的追求。诗人期逢知音,希望在天下雄的文章中获得认可和赞誉。他愿意跋山涉水,不辞远,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。这种追求体现了诗人的坚韧和毅力,也表达了他对才华和品德的尊重和追求。 最后,诗中还表达了对公正、明智和贤能的赞美。诗人认为,只有通过努力和付出,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和荣誉。他推崇贤能,认为尧舜明聪,是真正的贤能之君。这种价值观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道德标准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意象丰富,哲理深刻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、音乐、知音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和感悟。它是一首充满智慧和情感的美妙诗篇,值得一读再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雌猿夜啼别湘东,晓寻故人背孤桐。
孤桐有声弹不响,弦绝曲在埋蒿蓬。
知音万古期必逢,今日已闻天下雄。
陟山涉水不辞远,文章大名居禁中。
扣门一见颜色喜,抱琴三叹含徵宫。
九畴不汨微禹力,尧舜岂无明与聪。
推根致本贤意合,叙述况值太史公。
贸金得玉莫忘宝,却过洞庭乘朔风。
猿休啼月月色好,还来旧山伴狙翁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

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
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月色

    读音:yuè sè

    繁体字:月色

    英语:moonlight

    意思:
     1.月光。
      ▶唐·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日光寒兮草短,月色苦兮霜白。”
      ▶宋·陈师道《寒夜有怀晁无斁》

  • 好还

    引用解释

    谓极易得到报应。《老子》:“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强天下,其事好还。” 宋 梅尧臣 《送李太伯归建昌》诗:“ 桓魋 及 臧仓 ,尝毁圣与贤。后人何蹈之,其事实好还。”《明史·刘台等传赞》:“亏盈好还,祸酿身后。”

    读音:hǎo huán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