鸣禽时托朝霞暖,烟涧犹分夜雨寒。
意思:鸟鸣时托朝霞温暖,烟涧还分雨寒。
出自作者[宋]毛滂的《入石颐寺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去年倚策忆春残,芳草重寻翠屈盘。》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,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作者寻访山水的经历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过去的怀念。
首句“去年倚策忆春残,芳草重寻翠屈盘。”中,“倚策”指的是作者曾经攀登过这座山,而“春残”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。“芳草重寻”则表达了作者再次来到这里寻访春天的足迹,而“翠屈盘”则描绘了青草的茂盛和盘曲的形态,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。
“苔磴渐高天咫尺,岩花未老露蒙蒙。”这两句描绘了作者攀登的过程和所见到的景色。作者攀登的路径逐渐升高,而天空却仿佛近在咫尺。这里的“苔磴”指的是青苔覆盖的石阶,给人以自然之美的感觉。“岩花未老”则描绘了岩壁上尚未凋零的花朵,而“露蒙蒙”则描绘了花朵上露水的湿润状态,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。
“鸣禽时托朝霞暖,烟涧犹分夜雨寒。”这两句描绘了作者所听到的声音和所看到的景象。作者听到了鸟儿的鸣叫声,而朝霞的暖意也让人感到舒适。同时,“烟涧犹分夜雨寒”则描绘了烟涧中的景象,夜雨后的涧水仍然带着几分寒意,给人以清冷的感觉。
最后,“俯扑克众山皆迤,此心不尽四围宽。”表达了作者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感。作者俯瞰四周的山峦,发现它们都蜿蜒曲折,而这种不尽的宽广感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,即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作者寻访的经历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过去的怀念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感受,即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