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九日和陶》 至乐岂必酒,天真自陶陶。

至乐岂必酒,天真自陶陶。

意思:到哪里一定酒,天气真从陶陶。

出自作者[宋]黎廷瑞的《九日和陶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开门见秋山,忻然如故交》是一首对秋山的赞美诗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。 首句“开门见秋山,忻然如故交”,开门见山,直接描绘出秋天的山景,让人感到欣喜,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亲切。这句诗以景起兴,引出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。 “烟云淡相媚,卉木青未雕”,描绘了秋山的美丽景色,烟云缭绕,草木青翠,未有凋零之象。这里用“卉木”代指山中的植物,体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热爱。 “兹游忽自念,谁与为登高”,作者在游山玩水之时,忽然想起朋友,无人陪伴他一起登高远眺,表达出一种孤独和思念的情感。 “目涉已千仞,神游还九霄”,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登山的感受,目光所及之处,山峦叠嶂,高耸入云;精神所往之处,仿佛遨游于九霄之上。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。 “世短奚足叹,意多亦徒劳”,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,人生短暂,世事无常,感慨再多也不过是徒劳无益。这里也表现出作者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脱。 “奈何怨迟暮,况复怀覆蕉”,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,但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沉溺于过去的悲痛之中,要珍惜当下,把握未来。 “至乐岂必酒,天真自陶陶”,最后两句诗点明了主题,真正的快乐不一定要借助酒或其他物质,而是要保持一颗天真自然的心,享受生活的乐趣。 整首诗通过对秋山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。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开门见秋山,忻然如故交。
烟云淡相媚,卉木青未雕。
兹游忽自念,谁与为登高。
目涉已千仞,神游还九霄。
世短奚足叹,意多亦徒劳。
奈何怨迟暮,况复怀覆蕉。
至乐岂必酒,天真自陶陶。
长吟对寒花,万期犹一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至乐

    引用解释

    最高妙的音乐。《庄子·天运》:“夫至乐者,先应之以人事,顺之以天理,行之以五德,应之以自然,然后调理四时,太和万物。”《吕氏春秋·制乐》:“欲观至乐,必於至治。”《大戴礼记·王言》:“至乐无声,而天下之民和。”

    最大的快乐。《庄子·至乐》:“至乐无乐,至誉无誉。” 晋 陆机 《招隐》诗:“至乐非有假,安事浇醇朴。” 明

  • 陶陶

    读音:táo táo

    繁体字:陶陶

    英语:happy; carefree

    意思:I

     1.和乐貌。
       ▶《诗•王风•君子阳阳》:“君子陶陶,左执翿,右招我由敖,其乐只且。”<

  • 天真

    读音:tiān zhēn

    繁体字:天真

    短语:天真无邪 孩子气 天真烂漫

    英语:naive

    意思:
     1.《庄子•渔父》:“礼者,世俗之所为也;真者,所以受于天也,自

  • 岂必

    读音:qǐ bì

    繁体字:豈必

    意思:(岂必,岂必)
    犹何必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。
      ▶清·顾樵《秋夜柬顾茂伦》诗:“哀乐境所遇,岂必雍门琴!”清·魏源《游山吟》之六:“倚天拔地自雄放,岂必面目同员方!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