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纳凉》 脚踏层冰思远壑,手遮赤日厌飞埃。

脚踏层冰思远壑,手遮赤日厌飞埃。

意思:脚踏层冰思念远方山谷,手遮赤日满足飞扬的尘埃。

出自作者[宋]林景熙的《纳凉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黄卷无端作睡媒,火云万朵郁崔嵬》是一首描绘夏日炎热的诗篇,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,展示了作者在炎炎夏日中的感受和体验。 首句“黄卷无端作睡媒,火云万朵郁崔嵬”中,“黄卷”指的是书籍,“无端”表示无缘无故、出乎意料,这里用来描绘读者被热浪逼得无法阅读,只能昏昏欲睡的情景。而“火云万朵郁崔嵬”则是对炎炎夏日的形象描绘,万朵火云堆积,如同山峦般高耸,形容其“郁崔嵬”,给人一种闷热、厚重的感觉,仿佛可以听到热浪翻滚的声音。 “暑如酷吏何当去,薰自重华知几来”两句,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炎热的感受和思考。酷吏让人难以忍受,而“薰自重华知几来”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,暗示了炎热的周期性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。 “脚踏层冰思远壑,手遮赤日厌飞埃”两句描绘了作者在炎热中寻找清凉的方式。脚踏层冰,意味着在冰凉的地面或者溪流上踏步;手遮赤日,则是用遮阳的手套或者物品来遮挡阳光。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寻找清凉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。 最后,“披襟坐石不能夜,忽听南山起怒雷”两句描绘了作者在炎热中坐石纳凉,直至深夜的情景。突然听到南山的雷声,既是对夜晚寂静的打破,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,展示了作者在炎炎夏日中的感受和体验。它不仅描绘了夏日的炎热和作者的应对方式,还通过历史和文化反思,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理解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形象生动,富有哲理意味,是一首优秀的夏季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黄卷无端作睡媒,火云万朵郁崔嵬。
暑如酷吏何当去,薰自重华知几来。
脚踏层冰思远壑,手遮赤日厌飞埃。
披襟坐石不能夜,忽听南山起怒雷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思远

    读音:sī yuǎn

    繁体字:思遠

    意思:(思远,思远)
    谓追思先人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礼乐志》:“有哀死思远之情,为制丧祭之礼。”
      ▶晋·郭璞《登百尺楼赋》:“情眇然以思远,怅自失而潜愠。”

  • 赤日

    读音:chì rì

    繁体字:赤日

    意思:
     1.红日;烈日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晚晴》诗:“南天三旬苦雾开,赤日照耀从西来。”
      ▶宋·王安石《元丰行示德逢》:“四山翛翛映赤日,田背坼如龟兆出。”
      

  • 脚踏

    读音:jiǎo tà

    繁体字:腳踏

    英语:foot pedal

    意思:(脚踏,脚踏)
    放在炕前或椅前供垫脚用的矮木凳。
      ▶《宋史•后妃传下•刘贵妃》:“绍兴二十四年,进贤妃,颇恃宠骄侈

  • 层冰

    读音:céng bīng

    繁体字:層冰

    意思:(层冰,层冰)
    犹厚冰。
      ▶宋·辛弃疾《念奴娇•和南涧载酒见过雪楼观雪》词:“便拟明年,人间挥汗,留取层冰洁。”
      ▶元·袁桷《渝州老人歌》:“渴饮古涧之层冰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