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范蜀公挽词二首》 鳌去三山动,人危五鼎烹。

鳌去三山动,人危五鼎烹。

意思:鳌去三山动,人危五鼎烹煮。

出自作者[宋]黄庭坚的《范蜀公挽词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人生感慨的诗。诗人通过信道、知人、书林、谏纸等意象,表达了对人生、社会、政治等多方面的思考和感悟。 首联“信道虽常尔,知人乃独亨”中,诗人提出了“信道”与“知人”两个概念,表明虽然“信道”(坚持信仰、理念)是常态,但真正能够“知人”(了解人性、洞察人心)才是更为难得的境界。 颔联“书林身老大,谏纸字攲倾”中,诗人通过“书林身老大”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书海中奋斗多年,身心交瘁的状态,而“谏纸字攲倾”则表现出他在进谏时的恳切与急切,甚至字迹都因此而倾斜。 颈联“鳌去三山动,人危五鼎烹”中,诗人运用了典故,以“鳌去三山动”形象地描绘了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,而“人危五鼎烹”则暗示了人在这种局势下犹如五鼎烹煮,处境十分危急。 尾联“保全天子圣,几杖送余生”中,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历经磨难,但仍然心系天下,希望能够辅佐天子,保全社稷,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壮志未酬、余生无几的悲凉之感。 整首诗意境深远,情感复杂,既表现了诗人对人生、社会的关注与思考,也流露出他内心的悲凉与壮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信道虽常尔,知人乃独亨。
书林身老大,谏纸字攲倾。
鳌去三山动,人危五鼎烹。
保全天子圣,几杖送余生。
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

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三山

    读音:sān shān

    繁体字:三山

    英语:Tam Son

    意思:
     1.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。
      ▶晋·王嘉《拾遗记•高辛》:“三壶,则海中三山也。一曰方壶,则方丈也;二曰蓬壶,则蓬莱也

  • 五鼎

    读音:wǔ dǐng

    繁体字:五鼎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代行祭礼时,大夫用五个鼎,分别盛羊、豕、肤(切肉)、鱼、腊五种供品。见《仪礼•少牢馈食礼》。
      ▶《孟子•梁惠王下》:“前以三鼎,而后以五鼎与?”明·陆采《怀香记•

  • 动人

    读音:dòng rén

    繁体字:動人

    短语:感人肺腑 顽石点头 可歌可泣 扣人心弦 回肠荡气 沁人心脾

    英语:moving

    意思:(动人,动人)
    引人注意,打动

  • 鼎烹

    读音:dǐng pēng

    繁体字:鼎烹

    意思:亦作“鼎亨”。
     鼎镬之刑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严朱吾丘主父等传赞》:“主父求欲鼎亨而得族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杨乘《甲子岁书事》诗:“竖子未鼎烹,大君尚旰食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