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句湛太博通守汝阴》 十年京国同游者,何日如君补外行。

十年京国同游者,何日如君补外行。

意思:十年京国同游的人,什么时候如果你补外行为。

出自作者[宋]苏颂的《送句湛太博通守汝阴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任新恩监郡赴官时,对故乡天汉、颍水及故乡父老乡亲的深切怀念。 首联“天汉南通颍水清,新恩监郡赴官荣”,作者用典,以颍水清透,有如天汉南通之胜景,表达了此次赴任是得到了新的恩典,是光荣的。 颔联“数舟旗鼓家人喜,两岸壶浆父老迎”,描述了作者家人欢欣鼓舞地送行,故乡的父老乡亲则争相迎接的场景,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。 颈联“暂试吏能收治绩,蚤闻时誉伏朝缨”,表达了作者初试吏治便取得了良好的成绩,同时也得到了朝中官吏的认可和赞誉。 尾联“十年京国同游者,何日如君补外行”,作者回忆起在京城的十年游学生涯,感叹没有早些时日遇到像君这样有补外行的好官,抒发了对故乡父老淳朴、热情的赞美,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。 全诗情感真挚,语言朴素,富有生活气息,是一首优秀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天汉南通颍水清,新恩监郡赴官荣。
数舟旗鼓家人喜,两岸壶浆父老迎。
暂试吏能收治绩,蚤闻时誉伏朝缨。
十年京国同游者,何日如君补外行。
作者介绍
苏颂(1020年-1101年),字子容,号铁冠道人,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、哲学家、文学家、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。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,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,后来历任礼部侍郎、太常卿等职。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,发展经济,加强刑法,提出“三务”(即钦定土地、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)和“三策”(即皇帝当巡视全国,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;设立中书省,以督促各地政务;推行渔业、农业和水利事业),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,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。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,提出了“太虚实落说”和“青阳三策论”等理论,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,对天文学、数学、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

此外,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。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,风格清新脱俗,充满诗意;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,代表作有《铁冠图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如君

    读音:rú jūn

    繁体字:如君

    意思:旧称他人之妾。
      ▶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一回:“编修公因女婿不肯做举业,心里着气,商量要娶一个如君,早养出一个儿子来叫他读书,接进士的书香。”
      ▶清·俞正燮《癸巳类稿•释小补楚

  • 何日

    引用解释

    哪一天;什么时候。 清 吴骞 《扶风传信录》:“﹝ 仲仙 ﹞又吟曰:‘儂别去,泪双流,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。’” 刘大白 《各各作工》诗:“各各作工,各各作工!什么财东,什么雇佣,一样的人,阶级重重!无人不工,何日成功!”

    读音:hé rì

  • 十年

    读音:shí nián

    繁体字:十年

    意思:形容时间长久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僖公四年》:“一薰一莸,十年尚犹有臭。”
      ▶杨伯峻注:“十年,言其久也。”
      ▶唐·贾岛《剑客》诗:“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。”<

  • 京国

    读音:jīng guó

    繁体字:京國

    意思:(京国,京国)
    京城;国都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曹植《王仲宣诔》:“我公实嘉,表扬京国。”
      ▶唐·牟融《赠韩翃》诗:“京国久知名,江河近识荆。”
      ▶明·

  • 同游

    读音:tóng yóu

    繁体字:衕游

    意思:(参见同游)
    亦作“同游”。
     
     1.互相交往。
      ▶《国语•齐语》:“世同居,少同游,故夜战声相闻,足以不乖。”
      ▶《荀子•法行》:“曾子曰

  • 外行

    读音:wài háng

    繁体字:外行

    短语:夹生 半路出家

    英语:amateur

    意思:对某种事情、工作不懂或缺乏经验。亦指外行的人。
      ▶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十回:“苇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