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寄韦赡》 石城蓑笠阻心期,落尽山花有所思。

石城蓑笠阻心期,落尽山花有所思。

意思:石城蓑衣斗笠阻心期,落尽山花有所思。

出自作者[唐]罗隐的《寄韦赡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石城的生活状态,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。 首句“石城蓑笠阻心期”中,“石城”是古时南京的别称,而“蓑笠”则描绘了作者在石城的生活状态,他可能是一个渔夫或者农夫,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。然而,“心期”则暗示了他内心深处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思念,这使得他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 “落尽山花有所思”描绘了作者在石城的生活环境,山花落尽,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。 “羸马二年蓬转后”中,“羸马”象征着作者的漂泊和孤独,“二年蓬转”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,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助。 “故人何处月明时?”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,他想知道故人现在何处,是否也在思念他?月明之时,更增添了诗的凄美和哀伤。 “风催晓雁看看别,雨胁秋蝇渐渐痴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,早晨的风催促着大雁将要离开,秋天的雨使得秋蝇变得痴痴呆呆。这些自然界的细微变化,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助,同时也增添了诗的悲凉之感。 最后,“禅智阑干市桥酒,纵然相见只相悲。”中,“禅智阑干”暗示了作者在石城的寺庙中寻求心灵的安慰,“市桥酒”则描绘了他在市桥饮酒的场景,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场景下,他也无法摆脱对故人的思念。即使与故人相见,也只能增添彼此的悲伤。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石城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情感,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。诗中充满了凄美和哀伤之感,读来令人感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石城蓑笠阻心期,落尽山花有所思。
羸马二年蓬转后,故人何处月明时?
风催晓雁看看别,雨胁秋蝇渐渐痴。
禅智阑干市桥酒,纵然相见只相悲。
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
罗隐(833年-909年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诗人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。

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诗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

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,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石城

    读音:shí chéng

    繁体字:石城

    意思:
     1.传说中的山名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说剑》:“以燕谿、石城为锋。”
      ▶成玄英疏:“石城,塞外山,此地居北,以为剑锋。”
      ▶《楚辞•刘向<九叹•逢纷

  • 蓑笠

    读音:suō lì

    繁体字:蓑笠

    英语:straw or palm-bark rain hat

    意思:(参见簑笠)
    蓑衣与笠帽。
      ▶《仪礼•既夕礼》:“道车载朝服,蒿车载蓑笠。”

  • 山花

    读音:shān huā

    繁体字:山花

    意思:
     1.山间野花。
      ▶北周·庾信《咏画屏风诗》:“水流平涧下,山花满谷开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早花》诗:“腊日巴江曲,山花已自开。”
      ▶金·赵秉文《仿

  • 阻心

    读音:zǔ xīn

    繁体字:阻心

    意思:谓使两心相隔。
      ▶宋·黄庭坚《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》:“自尔欲继往,阻心如壅泉。”

    解释:1.谓使两心相隔。

  • 所思

    读音:suǒ sī

    繁体字:所思

    意思:
     1.所思慕的人;所思虑的事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九歌•山鬼》:“被石兰兮带杜衡,折芳馨兮遗所思。”
      ▶唐·孟郊《同年春宴》诗:“幽蘅发空曲,芳杜绵所思。”
    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