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赠李杭州》 仙郎白首未归朝,应为苍生领六条。

仙郎白首未归朝,应为苍生领六条。

意思:仙郎头不回朝,应为百姓领六条。

出自作者[唐]张籍的《赠李杭州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一种深情的,富有哲理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官员的形象,这位官员致力于为百姓服务,他的高尚情操和闲适的生活方式,以及他对政事的专注和期待。 首句“仙郎白首未归朝,应为苍生领六条”,诗人以仙郎(仙人)自比,表达了自己对苍生疾苦的关切,以及愿意为百姓领六条(指法律条文)的决心。这里的“未归朝”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这位仙郎(即自己)不能及时解决百姓问题的忧虑,也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仙郎(即自己)的期许,希望他能始终如一地为百姓服务。 “惠化州人尽清净,高情野鹤与逍遥。”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政治环境,即官员的恩惠能够使百姓清净安宁,官员的高尚情操如同野鹤一样自由自在,闲适逍遥。这里用“野鹤”这一意象,既表达了官员的清廉高洁,也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自由向往。 “竹间虚馆无朝讼,山畔青苗长夏苗。”这两句描绘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。现实中的官府充满了纷争和烦恼,而理想的官府则是竹林间的清净之地,没有纷扰的朝政。山畔的田地虽然长满了夏苗,但这是百姓在官员的帮助下努力的结果,而非官员的纷争所致。 “终日政声长独坐,开门长望浙江潮。”最后两句描绘了官员的生活状态。他终日独自坐于政厅之中,听取百姓的赞誉声,这就是他的政绩。他每天都会打开门,望着浙江潮水涌动,这是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得民心、为百姓服务的官员形象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。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公正无私的追求,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情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仙郎白首未归朝,应为苍生领六条。
惠化州人尽清净,高情野鹤与逍遥。
竹间虚馆无朝讼,山畔青田长夏苗。
终日政声长独坐,开门长望浙江潮。
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
张籍(约766年—约830年),字文昌,唐代诗人,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乌江镇)人。汉族,先世移居和州,遂为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乌江镇)人。世称“张水部”、“张司业”。张籍为韩门大弟子,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,并称“张王乐府”。代表作有《秋思》、《节妇吟》、《野老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白首

    读音:bái shǒu

    繁体字:白首

    英语:whitehaired

    意思:
     1.犹白髮。表示年老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范雎蔡泽列传论》:“范雎、蔡泽世所谓一切辩士,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,

  • 仙郎

    读音:xiān láng

    繁体字:仙郎

    意思:亦作“僊郎”。
     
     1.年轻的男仙人。
      ▶唐·戴叔伦《织女词》:“凤梭停织鹊无音,梦忆仙郎夜夜心。”
     
     2.借称俊美的青年男子。多用于爱情

  • 苍生

    读音:cāng shēng

    繁体字:蒼生

    短语:生人 萌 公民 群氓 老百姓 人民 民 庶民 平民 庶 生灵 赤子 国民

    英语:the common people

  • 六条

    读音:liù tiáo

    繁体字:六條

    意思:(六条,六条)

     1.汉制,刺史班行六条诏书,以考察官吏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百官公卿表上》“武帝·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”颜师古注引《汉官典职仪》云:“刺史班宣,周行郡国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