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》 不须要出我门下,实用人材即至公。

不须要出我门下,实用人材即至公。

意思:不需要在我门下,实用人才即到公。

出自作者[宋]黄庭坚的《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成王为喻,表达了对用人唯才、不拘门户之见的推崇和赞赏。 首句“成王小心似文武”,成王是周朝的第二位君主,继承了文王和武王的基业。这里用“小心”来形容他,暗示他行事谨慎,继承了前人的智慧。而“文武”则是指周朝的开国之君周文王和武王,他们以文化教育和军事扩张著称,为周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。因此,“成王小心似文武”意味着成王行事谨慎,继承了文武的智慧和传统,表现出了对周朝传统的尊重和继承。 “周召何妨略不同”中的“周召”是指周朝的两个重要人物,周公和召公。他们都是周朝的重要政治家和思想家,对周朝的政治、文化和军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这里用“略不同”来形容他们,暗示他们各有特色,各有所长,这正是用人之道所需要的。 “不须要出我门下”是指不拘泥于自己的门生、亲信,而是注重人才的实用性和适合性。这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和重视,也表现出了对人才的开放性和包容性。 “实用人材即至公”则是对前述观点的总结和强调。它表达了作者对用人唯才、不拘门户之见的推崇和赞赏,认为只要实用的人才就应该被重用,这体现了公正、公平、公开的用人原则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成王为喻,表达了对用人唯才、不拘门户之见的推崇和赞赏,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人才的尊重和重视。这首诗语言简练、寓意深刻,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成王小心似文武,周召何妨略不同。
不须要出我门下,实用人材即至公。
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

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人材

    读音:rén cái

    繁体字:人材

    意思:
     1.人的才能。
      ▶《淮南子•主术训》:“智不足以为治,勇不足以为强,则人材不足任,明也。”
      ▶宋·叶适《庐州钱公墓志铭》:“太子熟看,人材须用方见。和亲久,

  • 须要

    读音:xū yào

    繁体字:須要

    英语:must

    意思:(须要,须要)
    定要;需要。
      ▶宋·张载《经学理窟•义理》:“然大义大节须要知,若细微亦不必知也。”
      ▶元·李寿卿《

  • 门下

    解释

    门下 ménxià

    (1) [a hanger-on of an aristocrat]∶门客

    食客门下足矣。——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
    (2) 又如:门下有毛遂。门下二十人

    <
  • 不须

    读音:bù xū

    繁体字:不須

    意思:(不须,不须)
    不用;不必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逸民传•周党》:“臣闻尧不须许由、巢父,而建号天下;周不待伯夷、叔齐,而王道以成。”
      ▶唐·张志和《渔父歌》:“青篛笠,绿

  • 用人

    读音:yòng rén

    繁体字:用人

    英语:(n) servant

    意思:
     1.任用人才;使用人员。
      ▶《淮南子•说林训》:“凡用人之道,若以燧取火,疏之则弗得,数之则弗中,正在疏数

  • 至公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最公正;极公正。《管子·形势解》:“风雨至公而无私,所行无常乡。”《吕氏春秋·慎大》:“ 汤 立为天子, 夏 民大説,如得慈亲,朝不易位,农不去畴,商不变肆,亲 郼 如 夏 ,此之谓至公。”《后汉书·荀彧传》:“秉至公以服天下,大略也。”

    2.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。谓其大公无私。 唐 刘虚白 《献主文》诗:“不知岁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