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书怀寄刘五》 风波名路壮心残,三径荒凉未得还。

风波名路壮心残,三径荒凉未得还。

意思:风波名路豪情壮志残,三径荒凉不回。

出自作者[宋]杨亿的《书怀寄刘五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风波名路壮心残,三径荒凉未得还》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复杂情感的佳作。诗中描绘了诗人病愈归乡,回顾自己仕途的坎坷,表达了壮志未酬、归隐之思。 首联“风波名路壮心残,三径荒凉未得还”,诗人以“风波名路”象征自己坎坷的仕途,表达了壮志未酬的遗憾和内心的残破。而“三径荒凉”则暗示了归隐的渴望,表达了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和归隐的决心。 颔联“病起东阳衣带缓,愁多骑省髩毛斑”,诗人以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外貌变化,进一步表达了内心的忧虑和痛苦。颈联“五年书命尘西阁,千古移文愧北山”,诗人回顾了自己在官场中的五年生涯,感到自己一事无成,愧对北山的移文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。 尾联“独忆琼枝苦霜霰,清罇岁晏强酡颜”,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岁月,感叹时光荏苒,但仍然保持着一颗坚强的心,面对岁末寒冬,仍然能够保持红润的面容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对未来的希望。 整首诗情感深沉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,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对自然的热爱。诗中运用了象征、比喻等手法,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,引人深思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风波名路壮心残,三径荒凉未得还。
病起东阳衣带缓,愁多骑省髩毛斑。
五年书命尘西阁,千古移文愧北山。
独忆琼枝苦霜霰,清罇岁晏强酡颜。
作者介绍
杨亿(974~1020年),字大年,建州浦城(今福建浦城县)人。北宋文学家,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。

性耿介,尚气节。年十一,宋太宗闻其名,授秘书省正字。淳化中,赐进士,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,官至工部侍郎。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,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,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。天禧四年卒,年四十七,谥号为文。

博览强记,尤长于典章制度。曾参预修《太宗实录》,主修《册府元龟》。今存《武夷新集》、《浦城遗书》、《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》、《杨文公谈苑》15卷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壮心

    读音:zhuàng xīn

    繁体字:壯心

    英语:high aspiration; lofty ideal

    意思:(壮心,壮心)
    豪壮的志愿,壮志。
      ▶汉·焦赣《易林•井之大过》:“钟鼓

  • 荒凉

    读音:huāng liáng

    繁体字:荒涼

    短语:

    英语:desolate

    意思:(荒凉,荒凉)

     1.南朝·梁·沈约《齐明帝哀策文》:“经原野之荒凉,属西成

  • 风波

    读音:fēng bō

    繁体字:風波

    短语:风云 事变 事件

    英语:disturbance

    意思:(风波,风波)

     1.风浪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九章•哀

  • 名路

    读音:míng lù

    繁体字:名路

    意思:谋取功名之路。
      ▶唐·黄滔《<颍川陈先生集>序》:“结冤气于名路之中,衔永恨于泉臺之下。”
      ▶唐·范摅《云溪友议》卷十:“群议以为二十八字而致大科,则名路可遵,递相砻砺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