矫制独无罪,加冠礼终存。
意思:矫正制度却没有罪,加冠礼始终存在。
出自作者[元]杨维桢的《览古四十二首 其十二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一位官员在政治斗争中的命运和选择。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,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。
首先,诗中提到了“汉廷古遗直”,这是对古代朝廷正直官员的赞美。诗人通过这种表达方式,暗示了当前朝廷中正直之士的缺失,表达了对当前政治环境的失望。
“免官归田园”表明诗人对当前政治环境的失望,他选择离开官场,回归田园生活。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,也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操。
“已闻御史奏,严李有飞言”这两句诗描绘了政治斗争的紧张气氛。诗人暗示有人正在散布不利于诗人的言论,而御史的奏报可能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。
“矫制独无罪,加冠礼终存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难时,坚持自己的原则,不畏强权。尽管他冒着被治罪的风险,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,这体现了他的勇气和坚定。
最后,“谁谓淮阳召,淮阳为寡恩”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对他误解的无奈和悲愤。诗人被误解为薄情寡义之人,这使他感到非常痛苦。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失望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面对政治斗争时的选择和态度,表达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。同时,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朝廷的失望和无奈。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