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写真自赞五首》 鹿得丰草,伊其野性则然。

鹿得丰草,伊其野性则然。

意思:鹿到青草,伊其野外性就这样。

出自作者[宋]黄庭坚的《写真自赞五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,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态度,表达了对人生和道德的深刻思考。 首先,诗中提到了饮不过一瓢、食不过一箪的生活方式,这是对简朴生活的赞美。同时,诗中还提到了颜渊首出万物、奉以四海九州,这是对颜渊的赞美,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。然而,作者并没有将这种生活方式视为一种值得称赞的行为,而是认为人难以承受这种简朴的生活所带来的忧虑。 接着,作者描述了自己在山泽、深藻、丰草中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,这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。作者认为这种生活方式并不是因为被埋没或怀才不遇,也不是因为没有听到道,而是因为无法像王维那样写出无声之诗、无色之画。 最后,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山水的喜爱和对清扬的喜悦,认为这不是为了模仿优孟、孙叔敖或蔡中郎,而是为了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简朴、自然、自由和内心的追求,以及对道德和人生的深刻思考。它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然、简朴的生活方式,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,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不断追求道德和真理,不断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饮不过一瓢,食不过一箪,田夫亦不改其乐,而夫子不谓之能贤,何也。
颜渊当首出万物,而奉以四海九州,而享之若是,故曰人不堪其忧。
若余之於山泽,鱼在深藻。
鹿得丰草,伊其野性则然。
盖非抱陆沈之屈,怀迷邦之宝。
既不能诗成无色之画,画出无声之诗。
又白首而不闻道,则奚取於似摩诘为。
若乃登山临水,喜见清扬,岂以优孟为孙叔敖,虎贲似蔡中郎者耶。
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

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野性

    读音:yě xìng

    繁体字:野性

    短语:兽性

    英语:savagery

    意思:
     1.难以驯服的生性。
      ▶汉·路乔如《鹤赋》:“故知野禽野性,未脱笼樊。”

  • 丰草

    读音:fēng cǎo

    繁体字:豐草

    意思:(丰草,丰草)
    茂密的草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小雅•湛露》:“湛湛露斯,在彼丰草。”
      ▶汉·刘向《说苑•丛谈》:“茂木丰草,有时而落。”
      ▶宋·欧阳修《浮槎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