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皓自餐商谷稳,九茎曾见泰阶平。
意思:四皓从餐商谷稳,九茎曾见过泰阶平。
出自作者[宋]释行海的《太后永寿寺方丈紫芝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描绘山中花草的诗,通过对花草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。
首句“方丈山中草亦灵”,诗人以方丈山为背景,暗示了这是一个神秘而富有灵性的地方。这里的“草亦灵”则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的花草也是有灵性的,为后面的描绘做好了铺垫。
“参差小朵结菁英”,诗人用“参差”形容花草的形态,用“小朵”描绘花朵的大小,用“结菁英”描述花朵的状态,形象生动,富有诗意。
“玉团紫气晴霞淡,金缕红光晓日明。”这两句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,将花草的色彩描绘得淋漓尽致。“玉团紫气”和“金缕红光”都是对花朵色彩的比喻,前者形容花朵色彩如团聚的紫气,后者形容花朵色彩如缕缕红光。而“晴霞淡”和“晓日明”则进一步强调了花朵在阳光下的美丽。
“四皓自餐商谷稳,九茎曾见泰阶平。”诗人在此引用历史典故,表达了对花草的深刻理解。“四皓”是指历史上的四位隐士,他们曾在商谷隐居,诗人以此表达花草的宁静与高洁。“九茎”则是指传说中的一种灵芝,诗人以此象征花草的神奇与珍贵。而“曾见泰阶平”则表达了诗人对花草能够为世界带来和平与安宁的期望。
最后,“蟠桃春色应同永,香比蟾枝此更清。”诗人以蟠桃的永恒和蟾枝的清芬来比喻花草的香气和高贵,进一步表达了对花草的赞美和敬仰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花草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。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,使得诗歌富有诗意和美感。同时,诗人也通过对花草的描绘,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的期望,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