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偈颂六十八首》 见之不取,思之千里。

见之不取,思之千里。

意思:出现的不可取,考虑的千里。

出自作者[宋]释法薰的《偈颂六十八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月旦升堂,无可垂示。便恁麽散去,诸人未必灵利。且向秤锥上,捏出些子汁,贵图有具滋味。见之不取,思之千里。》是一首禅诗,它通过描绘一种禅境,表达了禅师的智慧和洞察力。 首先,诗中提到了“月旦升堂”,这是禅宗中常用的象征手法,意味着月亮升起,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。而“升堂”也意味着进入禅堂,与禅师交流,领悟禅理。 接着,“无可垂示”表达了禅师的无言传法,不言不语,只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来传达禅意。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禅宗的“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”的教义。 “便恁麽散去”则表达了禅师的洒脱和自由,不受任何束缚,随心所欲地离开。这种态度也体现了禅宗的“无我”和“自由自在”的哲学理念。 “诸人未必灵利”,这句话表达了禅师的自信和洞察力,他认为其他人未必能够理解他的行为和语言,这也体现了禅师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。 “且向秤锥上,捏出些子汁”,这句话则描绘了一个富有哲理的画面,禅师在秤锥上捏出了些许汁液,这象征着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提炼出真理的精华。 最后,“见之不取,思之千里”,这句话表达了禅师的谦虚和智慧,他认为如果有人看到了他的行为和语言而不理解,那么他需要自己去思考和领悟,即使思考千里也值得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禅境和表达禅师的智慧和洞察力,展现了禅宗的哲学理念和独特性。它提醒人们要追求真理的精华,不受世俗束缚,保持自由和谦虚的态度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月旦升堂,无可垂示。
便恁麽散去,诸人未必灵利。
且向秤锥上,捏出些子汁,贵图有具滋味。
见之不取,思之千里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千里

    读音:qiān lǐ

    繁体字:千裏

    英语:a thousand li;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

    意思: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僖公三十二年

  • 不取

    读音:bù qǔ

    繁体字:不取

    意思:不赞成;不采取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文帝纪》:“今不选举焉,而曰必子,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,而专于子,非所以忧天下也。朕甚不取。”
      ▶颜师古注:“不取,犹言不用此为善也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