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偈二首》 唯有衲僧无底钵,依前盛饭又盛羹。

唯有衲僧无底钵,依前盛饭又盛羹。

意思:只有钠僧人无底钵,依照前装饭又盛羹。

出自作者[宋]释道川的《偈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群阴剥尽一阳生,草木园林尽发萌。唯有衲僧无底钵,依前盛饭又盛羹》是一首描绘自然季节变化和人生哲理的诗。 首先,诗中描述了“群阴剥尽一阳生”的景象,这是对自然界季节变化的描绘。在自然界中,阴暗的季节过后,新的季节来临,万物复苏,生机勃勃。这里诗人用“一阳生”来象征春天的到来,万物复苏,草木发芽,园林中的草木也焕发出新的生机。 接着,“草木园林尽发萌”的描绘,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。这里的“尽发萌”不仅指草木的发芽生长,也象征着人们心中的希望和活力被唤醒。 然后,诗中提到了“唯有衲僧无底钵”,这里的“衲僧”是禅宗的象征,代表着修行者或悟道者的形象。无底钵在这里象征着不拘形式、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。而“依前盛饭又盛羹”则表明即使在新的季节来临,生活也应当继续,就像衲僧一样,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找到食物,保持生活的活力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变化和人生的哲理。通过“一阳生”、“尽发萌”等词句,诗人表达了对新生的期待和赞美,同时也通过“无底钵”和“依前盛饭又盛羹”传达出一种不拘形式、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。这种哲理启示人们,无论何时何地,都应保持希望和活力,适应变化,继续前行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群阴剥尽一阳生,草木园林尽发萌。
唯有衲僧无底钵,依前盛饭又盛羹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衲僧

    读音:nà sēng

    繁体字:衲僧

    意思:和尚,僧人。
      ▶唐·黄滔《上李补阙》诗:“谏草封山药,朝衣施衲僧。”
      ▶元·萨都剌《江城玩雪》诗:“舟子迷归寒浦外,衲僧疑在白云间。”
      ▶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

  • 无底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没有底部。形容极深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有大壑焉……其下无底,名曰 归墟 。” 晋 陆机 《从军行》:“谿谷深无底,崇山鬱嵯峨。”

    2.无限度;无穷尽。《后汉书·张纲传》:“甘心好货,纵恣无底。”《西游补》第五回:“我是一片深情,指望鸳鸯无底,见他俩个把我做阁板上货,我哪得不生悲怨!”

    3.谓不知底细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