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陶使君挽歌二首》 铃阁朝犹闭,风亭日已荒。

铃阁朝犹闭,风亭日已荒。

意思:铃铛阁朝还关闭,风亭已经荒芜。

出自作者[唐]徐铉的《陶使君挽歌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太守今何在,行春去不归。筵空收管吹,郊迥俨骖騑.》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,表达离别哀思的诗。通过对太守行春出游、宴席结束、夜色降临等场景的描绘,诗人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深深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哀叹。 首先,诗中描绘了太守出游的场景,“太守今何在,行春去不归”,描绘了太守出游的场景,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哀思和对太守的思念之情。接着,“筵空收管吹,郊迥俨骖騑”则描绘了宴席结束,郊外空旷,马匹整齐排列的场景,进一步表达了离别的伤感。 接下来,诗人通过描绘夜色降临的场景,“营外星才落,园中露已稀”,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哀叹和对未来的迷茫。同时,“伤心梁上燕,犹解向人飞”则通过燕子向人飞行的景象,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深深感慨。 再往后,“始忆花前宴,笙歌醉夕阳”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奈。而“那堪城外送,哀挽逐归艎”则通过描述城外送别的场景,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刻感受和不舍之情。最后,“铃阁朝犹闭,风亭日已荒。唯有迁客泪,沾洒后池傍”则通过描述办公处所的荒凉和自己的泪水,表达了对迁客的同情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和离别场景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、离别之情的深深感慨和对迁客命运的无奈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语言简练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太守今何在,行春去不归。
筵空收管吹,郊迥俨骖騑. 营外星才落,园中露已稀。
伤心梁上燕,犹解向人飞。
始忆花前宴,笙歌醉夕阳。
那堪城外送,哀挽逐归艎。
铃阁朝犹闭,风亭日已荒。
唯馀迁客泪,沾洒后池傍。
作者介绍
徐铉(916年—991年),字鼎臣,南唐、北宋初年文学家、书法家。历官五代吴校书郎、南唐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吏部尚书,后随李煜归宋,官至散骑常侍。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。

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,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,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“韩徐”。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、自然优美为主,代表作品有《风入松》、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等。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,擅长楷书和行书,代表作品有《竹轴帖》、《道德经》等,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
总的来说,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,他的诗歌、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,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铃阁

    读音:líng gé

    繁体字:鈴閣

    意思:(铃阁,铃阁)
    亦作“铃閤”。
     指翰林院以及将帅或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。
      ▶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七:“今狂花生枯木,又在铃阁之间,言威仪之富,荣华之盛,皆如狂花之发

  • 风亭

    读音:fēng tíng

    繁体字:風亭

    意思:(风亭,风亭)
    亭子。
      ▶唐·朱庆余《秋宵宴别卢侍御》诗:“风亭弦管绝,玉漏一声新。”
      ▶宋·王安石《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》之一:“风亭把盏酬孤艷,雪径回舆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