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杂曲歌辞·古离别》 频来雁度无消息,罢去鸳文何用织。

频来雁度无消息,罢去鸳文何用织。

意思:多次来雁过无消息,罢除鸳文如何编织。

出自作者[唐]王适适的《杂曲歌辞·古离别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独守高楼,为离别而悲伤的女子形象,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,展现了她的孤寂与期待。 首联“昔岁惊杨柳,高楼悲独守。”以“惊杨柳”点明时节,又以“悲独守”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,即离别之悲。颔联“今年芳树枝,孤栖怨别离。”进一步阐述这种孤独和怨恨,以“孤栖”描绘女子的形单影只,以“怨别离”表达她对离别的痛苦。 颈联“珠帘昼不卷,罗幔晓长垂。”通过描绘环境的细节,如珠帘不卷,罗幔长垂,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气氛。同时,这种环境的描绘也反映出女子无心打理周围的事物,只因她沉浸在离别的悲痛中。 接着,“苦调琴先觉,愁容镜独知。”通过琴声和镜子反映出女子的内心情感,琴声苦涩,镜子中的容颜愁苦,这都是她内心悲伤的写照。 诗的下半部分,“频来雁度无消息,罢去鸳文何用织。”通过雁度和鸳鸯的形象,进一步表达了女子的期待和失望。雁度无消息,意味着期待中的音信全无,而鸳鸯文何用织,则反映出她对爱情的向往和现实中的失落。 结尾“夜还罗帐空有情,春著裙腰自无力。”通过对夜晚和春天的描绘,更加深了女子的孤独和无力感。夜晚的罗帐空有情感,春天的裙腰自感无力,这些都是她内心情感的投射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,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独守高楼,为离别而悲伤的女子形象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昔岁惊杨柳,高楼悲独守。
今年芳树枝,孤栖怨别离。
珠帘昼不卷,罗幔晓长垂。
苦调琴先觉,愁容镜独知。
频来雁度无消息,罢去鸳文何用织。
夜还罗帐空有情, 春著裙腰自无力。
青轩桃李落纷纷,紫庭兰蕙日氛氲。
已能憔悴今如此,更复含情一待君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何用

    读音:hé yòng

    繁体字:何用

    意思:
     1.为什么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小雅•节南山》:“国既卒斩,何用不监?”孔颖达疏:“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?”
      ▶《谷梁传•庄公六年》:“何用弗受也?为以王命绝之也。

  • 消息

    读音:xiāo xī

    繁体字:消息

    短语:信息 信 音

    英语:news

    意思:
     1.消长,增减;盛衰。
      ▶《易•丰》:“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,天地盈虚,与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