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老人行》 问翁毕竟何所止?

问翁毕竟何所止?

意思:问爸爸到底是什么能阻止?

出自作者[宋]苏轼的《老人行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有一老翁老无齿》是一首对一位老翁形象的生动描绘,通过这位老翁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、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这位老翁的敬仰之情。 首先,诗中描绘的老翁形象是一位白发如丝、眸子碧如水的老人,不裹头、无履,给人一种朴素自然的感觉。这位老翁虽然年老无齿,但他的精神状态却非常矍铄,不依赖他人,也不追求奢华的生活,而是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红尘之中。 其次,作者通过描绘老翁的生活状态,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。老翁虽然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和变迁,但他的心境却始终如一,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。这种精神状态让作者感到敬仰和钦佩。 此外,诗中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。作者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选择和道路,有些人安于贫苦的生活,有些人追求财富和地位,而有些人则追求精神的自由和独立。无论人生的选择如何,都应该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,不畏艰难险阻,勇往直前。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深沉,通过对一位老翁形象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这位老翁的敬仰之情。同时,也启示人们应该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,不畏艰难险阻,勇往直前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有一老翁老无齿,处处无人问年纪。
白发如丝向下垂,一双眸子碧如水。
不裹头,又无履,相识虽多少知己。
问翁毕竟何所止?
笑言只在红尘里。
秋风猎猎行云飞,老人此意无人会,目注云归心自知。
黄口小儿莫相笑,老人旧日曾年少。
浪迹常如不系舟,地角天涯知自跳。
亦曾乐半夜,传筹醉朱阁。
美人如花弄弦索,只恨尊前明月落。
亦曾忧羁旅,他乡迫暮秋。
故国日边无信息,断鸿空逐水长流。
或安贫,或安富,或爵通侯封万户。
一任秋霜换鬓毛,
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
苏轼(1037年1月8日—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。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

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轼进士及第。宋神宗时曾在凤翔、杭州、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地任职。元丰三年(1080年),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。宋哲宗即位后,曾任翰林学士、侍读学士、礼部尚书等职,并出知杭州、颍州、扬州、定州等地,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、儋州。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,途中于常州病逝。宋高宗时追赠太师,谥号“文忠”。

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。其文纵横恣肆;其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其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;其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亦善书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;工于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有《东坡七集》、《东坡易传》、《东坡乐府》等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毕竟

    读音:bì jìng

    繁体字:畢竟

    短语:竟 归根到底 总算 卒 算 终

    英语:when all is said and done

    意思:(毕竟,毕竟)

  • 何所

    读音:hé suǒ

    繁体字:何所

    意思:何处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孝武本纪》:“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,又不知其何所人。”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感春》诗之一:“我所思兮在何所?情多地遐兮遍处处。”
      ▶宋·王安石《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