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李令放税》 抚字从来须守令,莫辜圣世念疲氓。

抚字从来须守令,莫辜圣世念疲氓。

意思:抚字从来要守令,没有辜负圣明之世念疲民。

出自作者[宋]张耒的《和李令放税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在农村实地考察,看到农民辛勤耕耘,生活困苦,而官吏又层层加租的情况后写下的。作者对农民的疾苦寄予深切的同情,对不恤民力、不恤时局的官吏表示了极大的不满,并希望官吏们能够体念民间的疾苦,切实减轻人民的负担。 首联“晚田既废麦初耕,冠盖侵星独出城”描绘了农村麦收季节的繁忙景象:晚田已经翻耕完毕,又忙着播种麦子;而官吏们不顾农时,早早地出城催租。这一联通过对比,突出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官吏的侵凌,为全诗定下了基调。 颔联“但见饥寒号岁晚,不闻箫鼓赛秋成”描绘了农民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的惨状:他们只能眼看着年景一天天恶化而无可奈何,却听不到箫鼓声和赛秋会的声音。这一联通过具体的描写,生动地表现了农民的悲惨处境。 颈联“仓无农父千斯庆,税比周人什一轻”表达了作者对减轻农民负担的期望:希望官府的粮仓里能储满粮食,使农民得到真正的“千斯仓”之庆;同时希望租税轻于周代十分之一的政策能够真正实行。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减轻农民负担的强烈愿望。 尾联“抚字从来须守令,莫辜圣世念疲氓”直接提出了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地方官吏:作为地方官吏必须关心农民,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,不要辜负了圣明朝廷对疲氓的关怀。这一联既是对地方官吏的期望,也是对他们的鞭策和警告。 全诗通过对农村实地考察的描写,深刻地揭示了农民的悲惨处境和官吏的残酷剥削,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不恤民力、不恤时局的官吏表示了极大的不满,并提出了解决农民问题的具体措施。整首诗语言朴实,感情真挚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晚田既废麦初耕,冠盖侵星独出城。
但见饥寒号岁晚,不闻箫鼓赛秋成。
仓无农父千斯庆,税比周人什一轻。
抚字从来须守令,莫辜圣世念疲氓。
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
张耒(1054~1114年),字文潜,号柯山,人称宛丘先生、张右史。生于北宋至和元年(1054年),殁于政和四年(1114年),享年六十一岁。

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,历任临淮主簿、著作郎、史馆检讨。哲宗绍圣初,以直龙阁知润州。宋徽宗初,召为太常少卿。苏门四学士之一。“苏门四学士”(秦观、黄庭坚、张耒、晁补之)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。诗学白居易、张籍,平易舒坦,不尚雕琢,但常失之粗疏草率;其词流传很少,语言香浓婉约,风格与柳永、秦观相近。代表作有《少年游》、《风流子》等。《少年游》写闺情离思,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,让人羡煞爱煞,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“浓得化不开”。著有《柯山集》、《宛邱集》。词有《柯山诗余》,赵万里辑本。后被指为元佑党人,数遭贬谪,晚居陈州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世念

    引用解释

    尘世之念。俗念。 宋 陆游 《泛舟自中堰入湖》诗:“冷落人情见,衰迟世念阑。” 宋 陆游 《自嘲老态》诗:“世念秋毫尽,浑如学语儿。”

    读音:shì niàn

  • 从来

    读音:cóng lái

    繁体字:從來

    短语:固 有史以来 素 从 根本 平生 向 从古至今

    英语:always

    意思:(从来,从来)

     1.亦作“

  • 抚字

    读音:fǔ zì

    繁体字:撫字

    意思:(抚字,抚字)

     1.抚养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列女传•陈文矩妻》:“四子以母非所生,憎毁日积,而穆姜慈爱温仁,抚字益隆,衣食资供皆兼倍所生。”
      ▶清·蒲松龄《

  • 疲氓

    读音:pí méng

    繁体字:疲氓

    意思:亦作“疲甿”。
     疲困之民。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》:“农战非古,衣食罕储,念兹疲甿,远乖富庶。”
      ▶明·张居正《答河漕总督王敬所书》:“近得乡人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