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临滹沱见蕃使列名》 漠南春色到滹沱,碧柳青青塞马多。

漠南春色到滹沱,碧柳青青塞马多。

意思:漠南春色到滹沱河,碧柳青青塞马多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益的《临滹沱见蕃使列名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漠南春色到滹沱,碧柳青青塞马多。万里关山今不闭,汉家频许郅支和》是一首描绘边疆春景、展现汉家军威的诗篇,同时也表达了和平与战争的矛盾。 首句“漠南春色到滹沱”,描绘了边疆地区春天的景象,滹沱河畔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,给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。这句诗以春色为引,为接下来的描绘奠定了基础。 “碧柳青青塞马多”一句,通过碧柳和青青的草色,展现了边疆的生机和活力,而塞马的多则表现了汉家军威,马是古代战争中重要的武器,这一句也表达了汉家军的力量和气势。 “万里关山今不闭”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开放和繁荣,万里关山不再封闭,表现了和平的景象,也表达了和平的重要性。 “汉家频许郅支和”一句,则表达了汉家对和平的追求和渴望,汉家频频提出与郅支和谈,表现了汉家的智慧和策略,同时也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矛盾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春景、展现汉家军威,表达了和平的重要性,同时也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矛盾。语言简洁明了,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漠南春色到滹沱,碧柳青青塞马多。
万里关山今不闭,汉家频许郅支和。
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
李益(约750—约830),唐代诗人,字君虞,祖籍凉州姑臧(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),后迁河南郑州。大历四年(769)进士,初任郑县尉,久不得升迁,建中四年(783)登书判拔萃科。因仕途失意,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。以边塞诗作名世,擅长绝句,尤其工于七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塞马

    读音:sāi mǎ

    繁体字:塞馬

    意思:(塞马,塞马)

     1.塞上的马。
      ▶北周·庾信《和赵王送峡中军》诗:“胡笳遥惊夜,塞马暗嘶群。”
      ▶唐·元稹《塞马》诗:“塞马倦江渚,今朝神彩生。”

  • 漠南

    读音:mò nán

    繁体字:漠南

    意思: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的地区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乌桓传》:“二十二年,匈奴国乱,乌桓乘弱击之,匈奴转北徙数千里,漠南地空。”

    解释:1.指蒙古高原大沙

  • 滹沱

    读音:hū tuó

    繁体字:滹沱

    意思:
     1.唐·李颀《欲之新乡答崔颢綦毋潜》诗:“寒风卷叶渡滹沱,飞雪覆地悲峨峨。”
      ▶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•杂志一》:“凡大河、漳水、滹沱……悉是浊流。”
     
     

  • 春色

    读音:chūn sè

    繁体字:春色

    英语:spring scenery

    意思:
     1.春天的景色。
      ▶南朝·齐·谢朓《和徐都曹》:“宛·洛佳遨游,春色满皇州。”
      ▶宋·叶绍

  • 柳青

    读音:liǔ qīng

    繁体字:柳青

    英语:Liu Qin

    意思:“娘”的歇后语。因曲牌有《柳青娘》,故云。指鸨母。
      ▶元·石德玉《紫云庭》第一摺:“也难奈何俺那六臂哪咤般狠柳青。”

  • 青塞

    读音:qīng sāi

    繁体字:青塞

    意思:指今甘肃省东北环县·青山一带。古为北地郡,地近长城。
      ▶东汉·建武六年,大将冯异曾进军义渠,并领北地太守,青山胡率众归降。后因以“青塞”泛指边塞,边地。见《后汉书•冯异传》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