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木兰花/玉楼春》 声咽琵琶槽上凤。

声咽琵琶槽上凤。

意思:声咽琵琶槽上凤凰。

出自作者[宋]张先的《木兰花/玉楼春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离别感伤之作。诗歌通过描述人与人之间的离别,表达了对逝去情感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。 “相离徒有相逢梦”,直接点明了主题,表达了人生离别的痛苦和无奈,只有梦中才能再相逢。诗人的情感真挚热烈,语言质朴而深刻。 “门外马蹄尘已动”,借用门外马蹄声动、尘土飞扬的景象,形象地描绘出离别在即的场景,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。 “怨歌留待醉时听,远目不堪空际送”,通过听歌醉酒,表达了诗人无法直面离别的痛苦,只能借酒消愁。而目送友人远去,更是让人心酸难过。 “今宵风月知谁共。声咽琵琶槽上凤。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离别后的寂寥和落寞,今晚的风月又有谁陪伴呢?琵琶声咽,如泣如诉,仿佛连乐器都在表达着离别的痛苦。 “人生无物比多情,江水不深山不重。”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,表达了人生的情感丰富多彩,就像江水一样深沉,山一样厚重。这两句既是对全诗情感的总结,也是对人生情感的赞美和颂扬。 全诗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通过对离别的描绘,表达了人生的痛苦、无奈和感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相离徒有相逢梦。
门外马蹄尘已动。
怨歌留待醉时听,远目不堪空际送。
今宵风月知谁共。
声咽琵琶槽上凤。
人生无物比多情,江水不深山不重。
作者介绍 张先简介
张先(990—1078),字子野,乌程(今浙江湖州)人。天圣八年(1030)进士。历任宿州掾、吴江知县、嘉禾(今浙江嘉兴)判官。皇祐二年(1050),晏殊知永兴军(今陕西西安),辟为通判。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,又知虢州。以尝知安陆,故人称“张安陆”。治平元年(1064)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,元丰元年卒,年八十九。

张先“能诗及乐府,至老不衰”(《石林诗话》卷下)。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,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,语言工巧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琵琶

    读音:pí pá

    繁体字:琵琶

    英语:lute

    意思:
     1.弹拨乐器。初名批把,见《释名•释乐器》。此类乐器原流行于波斯、阿拉伯等地,汉代传入我国。后经改造,圆体修颈,有四弦、十二柱,俗称“秦汉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