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思问学惟诚意,孟民工夫只把身。
意思:子思问学只有诚意,孟百姓工夫只把自己。
出自作者[宋]郑清之的《有感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子思问学惟诚意,孟民工夫只把身。
定慧妙明何处觅,要知儒释共天真。》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,它以儒家的思想为根基,探讨了修身、学问和人生智慧的问题。
首先,诗中提到了“子思问学惟诚意”。子思是孔子的孙子,他强调的是学问要以诚意为基础。这里的“诚意”可以理解为对知识的真诚追求和对真理的敬畏之心。在诗中,它被视为修身和学问的基石,是儒者应该坚守的原则。
其次,“孟民工夫只把身”中的“孟民”指的是孟子,他是儒家思想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。孟子强调的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践来达到修身和学问的目标。这里的“只把身”意味着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努力,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智慧。
接着,“定慧妙明何处觅”中的“定慧”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,指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智慧。这里的“妙明”则是指这种智慧的精妙之处。在诗中,它表达了儒释两家在修身和学问上的共同追求,即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。
最后,“要知儒释共天真”中的“天真”可以理解为自然、纯真、无邪的状态。这里表达的是儒释两家在修身和学问上的本质是相同的,都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,保持纯真无邪的状态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儒家的思想为根基,探讨了修身、学问和人生智慧的问题。它强调了以诚意为基础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践、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重要性。同时,它也表达了儒释两家在修身和学问上的共同追求,保持纯真无邪的状态。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,值得人们深思和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