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清明抵西山上冢》 痴对松林侵竖子,栖鸦啼失夕阳枝。

痴对松林侵竖子,栖鸦啼失夕阳枝。

意思:傻小子回答松林侵犯,栖鸦啼错过夕阳枝。

出自作者[近代]陈三立的《清明抵西山上冢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阻兵卧疾负归期,扶策今为上冢儿》是一首表达对家乡和亲人思念之情的诗。通过对诗人自身经历和周围环境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。 首联“阻兵卧疾负归期,扶策今为上冢儿”表达了诗人在战争或疾病中无法如期归乡的无奈和痛苦。扶策在这里指的是诗人的拐杖,他依靠拐杖行走,如今却成为了去上坟的工具,这种强烈的反差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痛苦。 颔联“一径余花初脱雨,三年枯泪尚留碑”描绘了诗人眼前的景象。雨后的花朵凋零,三年前的泪水痕迹仍然留在墓碑上,这种景象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,也暗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。 颈联“云风摩荡悬灵境,岩壑低昂拥故姿”则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和自然之美的环境。云雾缭绕,山峦起伏,仿佛拥抱着过去的景象,这种描绘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,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。 尾联“痴对松林侵竖子,栖鸦啼失夕阳枝”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。他痴痴地望着松林中一个陌生的小孩,鸦啼声中夕阳已失,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经历和周围环境,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,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欣赏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朴素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阻兵卧疾负归期,扶策今为上冢儿。
一径余花初脱雨,三年枯泪尚留碑。
云风摩荡悬灵境,岩壑低昂拥故姿。
痴对松林侵竖子,栖鸦啼失夕阳枝。
作者介绍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竖子

    读音:shù zǐ

    繁体字:竪子

    短语:稚子 幼儿 孩子 小子 小儿 孺 孩 囡 报童 小孩子 小 小孩 儿童 童 幼 娃娃 小家伙 童子

    英语:boy

  • 夕阳

    读音:xī yáng

    繁体字:夕陽

    短语:晚年 余生 风烛残年 暮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岁暮 天年 老年 余年

    英语:the setting sun

    意思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