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崔拾遗赴阙》 清貌凌寒玉,朝来拜拾遗。

清貌凌寒玉,朝来拜拾遗。

意思:清相貌凌寒玉,朝来任拾遗。

出自作者[唐]朱庆馀的《送崔拾遗赴阙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赞美拾遗官的诗,拾遗官在古代是皇帝的侍从,负责侍奉皇帝,传达命令,维护秩序等。这首诗通过对拾遗官的描绘和赞美,表达了对拾遗官的敬仰之情。 首句“清貌凌寒玉,朝来拜拾遗”,以“清貌”形容拾遗官的品格高洁,如同冬天的玉石一般冷峻而清雅。“凌寒玉”也寓含了拾遗官在严寒中坚守职责的形象。“朝来拜拾遗”则描绘了拾遗官早晨来皇宫向皇帝报告工作的情况。 “行承天子诏,去感主人知”两句,进一步描绘了拾遗官的地位和作用。他们不仅负责传达皇帝的命令,而且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启示皇帝。这两句表达了对拾遗官的敬意和感激之情。 “剑佩分班日,风霜独立时”两句,通过描绘拾遗官在宫廷中的威严形象,表达了对他们忠诚、勇敢、坚韧不拔的品质的赞美。“剑佩分班”形象地描绘了拾遗官在宫廷中整齐肃立的场景,“风霜独立”则表达了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职责的精神。 最后“名高住不得,非与九霄期”两句,表达了对拾遗官高尚品格和卓越成就的赞美,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地位的高贵和职责的重要。这两句诗也表达了对拾遗官的敬仰之情,以及对他们的期望和祝福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拾遗官的描绘和赞美,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,同时也传递了对他们高尚品格和卓越成就的赞美。这首诗语言简练、形象生动,情感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清貌凌寒玉,朝来拜拾遗。
行承天子诏,去感主人知。
剑佩分班日,风霜独立时。
名高住不得,非与九霄期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朝来

    读音:zhāo lái

    繁体字:朝來

    意思:(朝来,朝来)
    早晨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•简傲》:“西山朝来,致有爽气。”
      ▶元·顾德辉《青玉案》词:“晴日朝来升屋角,树头幽鸟,对调新语,语罢双

  • 寒玉

    读音:hán yù

    繁体字:寒玉

    意思:
     1.玉石。玉质清凉,故称。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苦热中寄舒员外》诗:“藤床铺晚雪,角枕截寒玉。”
     
     2.比喻清冷雅洁的东西,如水、月、竹等。
      ▶

  • 拾遗

    读音:shí yí

    繁体字:拾遺

    英语:gleaning

    意思:(拾遗,拾遗)

     1.拾取他人的失物。
      ▶《战国策•秦策一》:“期年之后,道不拾遗,民不妄取,兵革大强,诸侯畏

  • 凌寒

    读音:líng hán

    繁体字:凌寒

    意思:冒寒;严寒。
      ▶《梁书•到溉传》:“魏世重双丁,晋朝称二陆,如何今两到,复似凌寒竹。”
      ▶唐·戴叔伦《题黄司直园》诗:“为忆去年梅,凌寒特地来。”
      ▶宋·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