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郡西亭偶咏》 可怜此道人皆见,但要修行功用深。

可怜此道人皆见,但要修行功用深。

意思:可怜这道人都出现,但要修行功夫深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郡西亭偶咏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表达闲适隐逸情趣的诗。诗人通过描绘西亭北林的静谧环境,表达了对公私尘事的厌倦,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。 首联“常爱西亭面北林,公私尘事不能侵”,开门见山,点明诗人喜爱西亭北林的环境,这里公私尘事皆不能侵扰,给人一种清静之感。 颔联“共闲作伴无如鹤,与老相宜只有琴”,通过“鹤”与“琴”两个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。与鹤为伴,弹琴自娱,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。 颈联“莫遣是非分作界,须教吏隐合为心”,诗人认为不应该让是非分明成为界限,而应该将吏治与隐逸合二为一,即身在官场,心向山林。 尾联“可怜此道人皆见,但要修行功用深”,诗人感叹这种隐逸生活方式人人都能看到,但要想真正修行成功,却需要深厚的功力。 整首诗意境高远,语言流畅自然,表达了诗人对闲适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同时,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厚的修行功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常爱西亭面北林,公私尘事不能侵。
共闲作伴无如鹤,与老相宜只有琴。
莫遣是非分作界,须教吏隐合为心。
可怜此道人皆见,但要修行功用深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道人

    读音:dào rén

    繁体字:道人

    英语:Taoist

    意思:
     1.有极高道德的人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秋水》:“道人不闻,至德不得。”
      ▶王先谦集解:“语又见《山木篇》,道作至

  • 功用

    读音:gōng yòng

    繁体字:功用

    短语:机能 效 职能 力量 效验 效果 效力 效益 法力 成效 意义 效应

    英语:function

    意思:

  • 修行

    读音:xiū xíng

    繁体字:修行

    英语:cultivate oneself according to a religious doctrine

    意思:(参见脩行)

     1.修养德行。<

  • 可怜

    读音:kě lián

    繁体字:可憐

    短语:怜 惜 体恤 怜惜 悯 不忍 同病相怜

    英语:pitiful

    意思:(可怜,可怜)

     1.值得怜悯。

  • 行功

    读音:xíng gōng

    繁体字:行功

    意思:犹论功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陈平传》:“项王为人,恭敬爱人,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。至于行功赏爵邑,重之,士亦以此不附。”

    解释:1.犹论功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