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河决》 汤汤势滔天,黎元多沈溺。

汤汤势滔天,黎元多沈溺。

意思:汤汤权势滔天,百姓多沉溺。

出自作者[宋]石介的《河决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对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赞歌,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智慧的赞美。 首先,诗中描绘了昆仑山的高大和黄河的汹涌澎湃,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力量。接着,诗中讲述了河伯发怒,擘开昆仑石,水出东北陬,浩渺无涯极的场景,进一步突出了黄河的威力和壮美。 然后,诗中描述了大禹继承父业,治理黄河的故事。他通过洛中得龟书,九畴文甲坼,乘四载,周游视水迹等行动,最终成功地治理了黄河,消除了水患。这些描述展现了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坚韧和智慧。 最后,诗中表达了对大禹的敬仰和赞美之情。大禹的杀其溢的思想,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和为民除害的决心。同时,诗中也暗示了大禹治水的成功之道,即合理地疏导和控制水流,而非简单地堵塞。 整首诗语言简练,形象生动,情感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古代诗歌。通过这首诗,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英雄的赞美之情,同时也能够领略到诗歌的艺术魅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昆仑山最大,峨峨横绝域。
黄河地下来,汹汹不可测。
河伯一发怒,擘开昆仑石。
水出东北陬,浩渺无涯极。
平地水行疾,九州如咫尺。
汤汤势滔天,黎元多沈溺。
上贻尧心尤,四岳举鲧塞。
鲧用汩彝伦,九载无成绩。
尧怒不能治,遂行羽山殛。
有子其曰禹,命使嗣父职。
洛中得龟书,九畴文甲坼。
禹乃乘四载,周游视水迹。
百川各复道,九河皆开辟。
禹功既已成,水患方兹息。
窃思大禹意,河九为远策。
况云杀其溢,闻之孔安国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黎元

    读音:lí yuán

    繁体字:黎元

    英语:the common people

    意思:亦作“黎玄”。
     即黎民。
      ▶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•五行变救》:“救之者,省宫室,去雕文,举孝弟,恤

  • 汤汤

    读音:shāng shāng

    繁体字:湯湯

    英语:rushing

    意思:(汤汤,汤汤)
    I
    动荡。汤,通“荡”。
       ▶明·宋濂《凝道记•终胥符》:“今四海汤汤,未知所底定,先生

  • 滔天

    读音:tāo tiān

    繁体字:滔天

    短语:沸腾 滚滚 翻腾 翻滚

    英语:dash to sky

    意思:
     1.瀰漫天际。形容水势极大。
      ▶《书•尧典》

  • 沈溺

    读音:shěn nì

    繁体字:瀋溺

    意思:亦作“沉溺”。
     
     1.沉没在水中。
      ▶《韩非子•说疑》:“此十二子者……或飢饿于山谷,或沈溺于水泉。”
      ▶《三国志•魏志•傅嘏传》:“孙权遣兵入海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