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取太虚无一物,本无幻翳况空花。
意思:认取太空无一物,根本没有幻翳何况空花。
出自作者[宋]程公许的《立冬节斋宿竹宫悼姚高士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标题是《认取太虚无一物,本无幻翳况空花。桃椎思邈还知否,佳传宁无良史家》。让我们逐步分析这首诗。
首先,从诗的标题可以看出,这首诗的主题与宇宙观、人生观有关,可能涉及到对虚无、空灵的哲学思考。
首句“认取太虚无一物,本无幻翳况空花。”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生命的看法。这里的“太虚”指的是无垠的宇宙,“无一物”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的空灵和虚无的理解。而“幻翳”则是对人生和世界的另一种理解,它暗示了生活中的种种困扰和迷惑,就像翳眼一样,遮住了我们的视线,让我们看不清真实的世界。而“况空花”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虚无的观点,把生活中的种种执念和追求比作空花,短暂而虚幻。
接下来的两句“桃椎思邈还知否,佳传宁无良史家。”似乎引入了另一个话题,可能是对历史、人物或者传记的评论。这里的“桃椎”指的是东汉名医华佗的别号,“思邈”则是指医学家孙思邈。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传记的看法。诗人似乎在问,像华佗这样的历史人物,他的事迹和贡献是否被真实地记录下来?而“佳传宁无良史家”则表达了对真实历史记录的期待,希望有像司马迁一样的良史家,能够真实地记录下历史人物的事迹,传承下真正的佳话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宇宙、人生、历史和传记的深刻思考。它通过描绘虚无、空灵的世界观,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和期待,展现了诗人对真实、客观、公正的追求。这种追求不仅是对个人的,也是对社会的,对历史的。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,值得反复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