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望灵石》 东西南北千里间,他山莫敢来争雄。

东西南北千里间,他山莫敢来争雄。

意思:东、西、南、北千里之间,其他山不敢来争夺天下。

出自作者[宋]李处权的《望灵石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登上望江郎峰有感而发,通过对望江郎峰的描绘与赞美,抒发了自己的抱负与感慨。 首联“杖藜出望江郎峰,清辉秀气在眼中。”诗人拄着藜杖出游,望见郎峰美景,心情舒畅。颔联“当年何人运神斧,劖削碧玉成芙蓉。”诗人发出疑问,郎峰是如何被削成芙蓉形的。颈联“平地崛起五千仞,浮云落日当秋空。”诗人赞叹望江郎峰之高峻,无论是浮云还是落日,在它面前都显得渺小。尾联“伟哉高厚职覆载,储精毓粹良未穷。”诗人抒发感慨,郎峰高大坚实,承受着天地之精华,蕴含着天地之灵气,希望自己能像郎峰一样不断充实自己。 全诗通过对望江郎峰的描绘与赞美,表达了诗人的抱负与感慨。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。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,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,引人入胜。 此外,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前贤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许,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和归乡的渴望。这些情感和思考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深度和内涵,引人深思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佳作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杖藜出望江郎峰,清辉秀气在眼中。
当年何人运神斧,劖削碧玉成芙蓉。
平地崛起五千仞,浮云落日当秋空。
东西南北千里间,他山莫敢来争雄。
英灵往往在人物,异时杰出闻数公。
伟哉高厚职覆载,储精毓粹良未穷。
畸予家世本伊洛,四时行乐都忘慵。
楼台面面得形胜,锦屏女几鸣皋嵩。
十年戎马断归路,流落江湖今一翁。
平生所得在黄卷,昔贤今圣独见容。
青衫憔悴百寮底,犹欣收此笔砚功。
声名突兀不磨灭,要与此峰相始终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他山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别处的山。 唐 郑谷 《登杭州城》诗:“潮来无别浦,水落见他山。” 宋 苏轼 《儋耳山》诗:“突兀隘空虚,他山总不如。”

    2.引申泛指山石。 唐 苗神客 《乙速孤神庆碑》:“於是爰勒他山,用旌斯烈。”参见“ 他山之石 ”。

    3.指别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磨砺自己,帮助自己成就的外力。《群书治要》卷四五引 汉

  • 争雄

    读音:zhēng xióng

    繁体字:爭雄

    英语:contend for supremacy

    意思:(争雄,争雄)
    争强;争胜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•明诗》:“袁·孙已下,虽各

  • 千里

    读音:qiān lǐ

    繁体字:千裏

    英语:a thousand li;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

    意思: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僖公三十二年

  • 东西

    读音:dōng xī

    繁体字:東西

    短语:事物

    英语:east and west

    意思:(东西,东西)

     1.方位名。东方与西方;东边与西边。
      ▶《

  • 南北

    读音:nán běi

    繁体字:南北

    英语:north and south

    意思:
     1.南与北;南方与北方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天官书》:“亢为疏庙,主疾。其南北两大星,曰南门。”
    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