犀箸厌未下,但折平生录。
意思:犀角筷子压不下,但折一生录。
出自作者[宋]张继先的《和张知县省食费韵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关于食物和生活的深刻思考,它以一种淡然的态度看待物质需求,强调了食物的适度,以及在艰难时期对食物的珍视。
首句“食馔不须丰,古人贵量腹”,诗人提醒我们,食物并不需要过于奢华或丰盛,而是应该根据个人的消化能力来适量食用。这一观点与古代人的智慧相符,他们更注重实际,知道过量的食物不仅对健康无益,还可能导致浪费。
“一饱尚何求,八珍非所欲”,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简单、适度生活的欣赏。他并不追求珍馐美味,而是更倾向于满足基本的饱腹需求。这种态度体现了对物质生活的谦逊和节制。
“造物赋人料,多少有数目”,诗人认为,上天赋予我们的食物是有限的,我们应该珍惜并合理分配。这里的“数目”可以理解为生活的限量,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口食物,以及我们所拥有的一切。
“更思途中殍,皆缘食不足”,诗人反思那些因食物不足而饿死的人,揭示了食物对生存的重要性。这句诗提醒我们要关注饥饿问题,并努力消除饥饿。
“此篇时一读,庄叟重鹁食”,最后两句中,诗人表示他将经常回顾此篇诗歌,想起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。这里他以庄子对食物的重视来强调食物在生活中的地位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淡然的态度看待食物和物质生活,强调了适度、谦逊和珍视的重要性。它提醒我们要珍惜食物,关注饥饿问题,并以庄子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。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的诗篇。